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五千文明 > 敬天重德

漢字是一個生命體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林善本

【明心網】一、漢字是一個生命體,它有聚、散、離、合,它有成、住、壞、滅。

在古代,“道”這個字,總是和“德”一家親,人們總是“道德高”,“道德低”的在談論著,老子寫下道家的精華五千言,就叫做“道德經”。到了現在,“道”與“德”,早已分道揚鑣,而和“路”聯在一起,人們看到的處處是“道路長”,“道路短”的。

“德”失去了“道”的陪伴,不甘寂寞也找來了“功”做伴,因為現代人喜歡做“功德”,卻不喜歡講“道德”。

再說“成”、“住”、“壞”、“滅”。世界三大古文字,其中巴比倫的楔形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聖書體),都曾在歷史的舞臺大放異彩,如今卻都已走入了博物館,只能供人憑吊,唯獨中華民族的漢字,走過三千多年的風風雨雨,如今卻老當益壯,大步走向世界的舞臺。

二、美妙的漢字

1.漢字是神傳的文字

“倉頡造字,天雨粟,鬼夜哭”。

倉頡是黃帝的史官,他有四只眼睛,是一個半神半人的人物。當他從天上帶來這種文字時,上天喜悅的祝福,並降下小米來慶賀。而妖魔鬼怪,看到人類有了文字,有了智慧,再也無法愚弄操控了,他們失去了衣食父母,只有連夜抱頭痛哭。

人們感念倉頡的貢獻,從南北朝時期,“倉頡”就和“至聖先師孔子”同受中國人的膜拜。

2.漢字每一筆一畫,都有它的內涵:

一個漢字往往就是一個博物館。

“漢字”是現今唯一能表意的文字,它的一筆一畫都蘊藏著極為豐富的信息,諸如造字時的社會發展狀況,經濟活動,文化思潮等等……。走進漢字,你就走進中華文化的博物館,足以讓你流連忘返。

譬如說“人”這個字,“楷書”的“人”,和三千年前的甲骨文的“人(圖1 ) ”,都是簡簡單單的兩畫沒有什麼變化。只是“甲骨文”的“人(圖1 )”看起來比較像真正的人,兩手垂在胸前,彎著腰。這表現出中國的“人生哲學”,人是最復雜的,連畫家都會感嘆畫鬼容易畫人難。人世間的種種,確實很復雜,但人生真要那麼復雜嗎?簡簡單單的兩畫,不也是人生嗎?再復雜的問題,彎彎腰,賠個禮,不就變得簡單了嗎?從這簡單的兩畫,你也許可以看到更多,從“human”裏你能看到什麼呢?用電子顯微鏡,你也很難找到什麼。

3.漢字能跨越空間、時間的阻隔

1911年時,思想家梁啟超來到日據時代的臺灣,訪問文學家林獻堂,他們一個說廣東話,一個說臺灣話,二人一見如故,毫無阻隔,因為他們用漢字筆談,漢字是化解隔閡的和平使者。

4.漢字本身就是一個藝術品:

在日本,書法就被尊稱為“書道”。

5.漢字蘊藏無限的寶藏:

漢字是中華文化的橋梁,承載著博大精深的五千年文化,走進漢字,你才能走進中華文化的堂奧。

6.漢字的變遷反映時代的思潮

漢字從商朝的甲骨文,演變到今天的楷書,反映出不同時代的思潮。他走過了三千多年的風風雨雨,歷經蹣跚的腳步,如今卻老當益壯,大步走向世界的舞臺,展現動人的光彩。

(摘自臺灣未來科學文化研討會論文)

(正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