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聯趣話:李調元巧釋東坡對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楚天 整理【明心網】清朝乾隆年間,“蜀中才子”李調元出任廣東學政。他上任不多久,一天,他與幾個幕友出外郊遊。他們到了一個有山有水的地方,這裏懸崖峭壁,風景幽靜,誰料小路突然中斷,只有溪水仍從路旁崖下潺潺流過,崖上刻有“半邊山”三個字。崖下路旁,立著一座石碑,碑上刻字一行:
半邊山,半段路,半溪流水半溪涸
李同行的一個幕友說:“相傳宋朝蘇東坡學士、黃山谷和佛印三人同遊此地,佛印為考蘇東坡,出了這上聯,沒想到蘇學士竟被難住了!只好請黃山谷將此上聯刻碑於此,以示自抑,兼求下對。”他說完後,笑對李調元道:“學政大人才思敏捷,能否代貴同鄉蘇學士一洗此羞?”
調元沈思良久,猛然醒悟,大笑曰:“這下聯蘇學士早已對好,何須再對!”眾幕友聞此言,均不知其故。李調元指著石碑道:“其實,蘇學士請黃山谷寫字刻碑於此,正是為了聯對,此為‘意對’。蘇學士對的下聯應該是:一塊碑,一行字,一句成聯一句虛。”
眾幕友聽後,恍然大悟,無不折服。@
發稿:2005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