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欣賞:春夜喜雨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文思格【明心網】
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作者簡介】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唐代最有名的大詩人之一,與李白合稱“李杜”。他的詩風格多樣,而以沈郁為主,最擅長古體詩和律詩。
【字句淺釋】
題解:這是唐詩中歷來很受人推崇的、描寫春夜雨景的名作。潛入:悄悄的、偷偷的進入。野:原野。徑:小路。江:江面。船:江上的船只。火:江上船只裏的燈火。曉:天亮的時候。重:“沈重”的“重”,(不是“重復”的“重”)。錦官城:又叫“錦城”,即成都市。
【全詩串講】
隨著和風悄悄進到夜裏,細細滋潤萬物無聲無息。
濃雲使小路原野都黑暗,除了火看不見江面和船。
天亮時去那紅濕處看看,錦城的鮮花到處沈甸甸。
【言外之意】
作者心中的“好雨”是這樣的雨:他知道什麼時候來最好,能在萬物渴求的春天應急而來。他有心來無聲無息的、細細的滋潤萬物,惠澤大地生靈,卻無意讓人“評功擺好”,號無“討好”之心。因此他才悄悄的隨著和風、趁著黑夜,在人們酣睡之時輕輕的到來:既不打攪人們的工作和休息,又不張揚造勢、風風火火的讓人們來感謝自己、贊美自己。當作者這樣明顯的用擬人手法來深情的描寫他心中的“好雨”時,任何稍微細心的讀者都可能要生出疑問:他到底是在贊美這種“好人”似的好雨呢,還是在贊美這種“好雨”似的好人呢?
在夜晚的微光中,小路比原野更容易看見,江面也往往比岸上顯眼。但在作者描述的濃雲籠罩下,小路和原野、江面和船只統統都包裹在黑暗之中,船上燈火成了唯一可以辨識的目標。這樣厚重的雲,還不讓這“好雨”一直下個通宵麼?這“好雨”的慷慨無私,使人更進一步感覺出他的“好”來,名副其實的“好雨”啊!
寫到這裏,作者心中那個“喜”字已經凸顯出來了。而且在歡喜之余,又不免浮想聯翩,盼著天亮之後,一定要去錦官城中看看那些因為沐浴了“好雨”而滋潤飽滿的大紅花兒們,想來都是一朵朵紅艷艷、沈甸甸的,一派嬌嫩自在、懶洋洋的可愛神態!
啊,這樣的“好雨”!但願今春的雨都是這樣的好,也但願世間之人都象這“好雨”一樣的好!
(正見網)
發稿:2005年4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