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康莊大道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一鬥【明心網】中國文化源遠流長,但在歷史發展中有一部分慢慢喪失了,這種現象在古代已經出現了。
例如從春秋戰國到西漢幾百年間,研究儒術的人很多,特別漢代更是尊《詩》、《書》、《禮》、《易》、《春秋》為五經,儒生更多了。但是幾百年間,語言文字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一般人已經不大看得懂古書,經學家們紛紛給先秦流傳下來的儒家經典作註解,並把這些註解匯集成書,於是出現了我國最早的詞典《爾雅》。“爾”即“邇”,是近的意思,“雅”是正的意思。《爾雅》的意思是以正確的言語來解釋古詞。《爾雅》共十九篇,分為2091個條目,收詞語4300多個。
例如《爾雅》第五篇中這樣解釋路:“一達謂之道路,二達謂之歧旁,三達謂之劇旁,四達謂之衢,五達謂之康,六達謂之莊,七達謂之劇驂,八達謂之崇期,九達謂之逵。”後人便把寬闊平坦、四通八達的大路稱作“康莊大道”。比喻美好的前途。
(出自《爾雅·釋宮》)
發稿:2004年4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