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心靈甘露 > 省思感悟

紙醉金迷是心靈的大敵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張明志

【明心網】人是所有動物中最知道如何提升生活環境以及物質的享受。人類也是所有生物中最不具安全感,最不能安於現狀。也因能力高強,所以最不能聽天由命,甚至在課堂上,老師特別教導學生人定勝天,天下無難事,要成大功,立大業,出大名,賺大錢,才是社會的棟梁。這種教育在早期的啟發有積極,正面的作用;但是到了高等教育時,這種教育的副作用逐漸發酵,會衍化為功利主義,求毛求利,急功好利,追求物質的享受而忽略了經營心靈。好的心靈猶如夜晚的月亮,柔化烈日照射後的心。

人的每一天尚有日、夜之分,身體的活動也有工作與休息之分,那麼心靈活動也應混合積極與消極的想法。其實消極並非全然是負向的,消極可以是非積極,但不是反對積極,是積極過程後的反向整理與休息、回檔。我們常說「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所以人不能也不應一輩子隨時都只存著積極進取的想法,在適當的時機休息,重整心靈是很重要的。在農業時代,一切生活步調都很慢,大部分的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規律,但是單調。但廿世紀以來到現在面臨廿一世紀,地球上大部分國家由開發中新興國家到已開發國家,工業革命一百多年後的今天,大部分的人都忙碌的工作。雖然物質享受多,但物價愈來愈高漲,工資愈來愈高,每個家庭支出變得很高,幾乎多半是雙薪家庭才足以支付各種分期付款及各種房屋貸款。社會的價值觀變得「向錢看」,大部分年輕人的理想就是取得高薪又不勞力的工作。這樣的社會已將缺點暴露無遺。人心的自由競爭成為社會的主軸,是符臺人性的,但也暴露出貪婪,自私自利,現實的缺點,美德在二十一世紀將逐漸被人們遺忘,財富則是一切成功的指標。現代的人對財物的取得也漸漸麻木了,白道的、黑道的漂白過的黑錢,利益輸送,承包各種工程軍火,股票市場的內線交易。有法可管的錢,也有無法可管的錢。居上位者,每每做出不良的示範。

西方如此,東方也如此。有法治的國家尚且可以將退位的總統、首相定罪,沒法治的國家則檢調不分,官官相護,互相遮隱不可告人黑幕。各種關鍵性政治人物及軍事人物的謀殺更是會層出不窮,美國的甘乃迪總統則是本世紀最耐人尋味的謀殺案。

完美的犯罪是不容易做到的,因為法網恢恢,百密一疏,要逃得過去還真不容易。但是在檢警方面放水下,雖看來不完美的犯罪也終難有破案的一天。許多政客都是很好的演員,腦子裏想的是錢,說出口的卻是宗教、仁義道德。這些肥皂劇式的新聞報導,對看電視過日子的小市民而言難免會造成部分價值觀的誤導。其實民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當局者迷,以為旁人神不知鬼不覺,但旁觀者以邏輯及自由心就可以解讀出事件的端倪,畢竟每個事件的發生都有獲利最大的人,而獲得利益的人多少與事件的發生脫離不了關系。然後某些關系人出面解釋,卻愈描愈黑,最後是不了了之,因為許多人相信民眾是健忘的,時間拖久了大家都淡忘了。沒錯,時間可以撫平傷痛。但是時間永遠無法抹去心靈的罪證,心靈的處罰將會大過於罪人所得到的,就像有些罪犯受不了良心的譴責而自動投案,以求心靈的寧靜。

職業的關系,我常常安慰年輕醫師,積福祉在天上,在世上的夠用就好了。二十一世紀是免疫、病毒及癌癥的年代,我們應以天下蒼生為己任才對,何況照顧癌病的醫師比較容易看透生死,這種頓悟不是金錢與地位可以衡量的。人不可以向錢看,而是應該向前看,看遠一點,格局可以大一點。人是在時空運行的軌道中前進的,過去所發生過的事,不會再重復,歷史也絕對無法重演。所重復的只是類似的錯誤而已。我們常說回想過去,展望未來。展望未來就是往前看。尤其是心靈活動的層次應隨年歲的增長而逐年提升,美德也隨歲月而內斂於心,謙卑、慈祥、寬恕、和藹、睿智、達觀這些特質很少在年輕人中見到,但是在中年人以後應逐漸具備這些特質,我們應常常反省,我們做到了多少。人生一輩子倘若學不到這些美德,那麼錢即使賺得再多,淪為金錢的奴隸,沒有美德的人只有縱欲於物質享受,權柄的遊戲,終究是上不了天國的。缺乏修行的靈魂將如何轉化,軀殼腐朽後將何去何從,是值得思考的。不去思考將來的問題而安於享樂也算是一種逃避的行為。生活愈單純愈好,愈單純的生活,心靈就愈寧靜,人的心在清晨五、六點(尚未上班之前)及半夜十一、二點最寧靜。因為此時最沒有生活壓力的牽掛,思考變得很自由,思路也清晰多了,因為此時刻最單純了。陶淵明寫的桃花源記裏描述的情景就是雞犬相聞,人很少互相往來,社會小,互動少,隱居式的田園生活。德國哲學家康德的生活圈也很小,他一生中只生活在海德堡,從不出遠門,連作息時間表都是固定的,每天下午四點出門散步,五點回到家,居民看到康德出來散步就知道該準備做晚餐了。在這種單純的生活環境中,心靈自然寧靜。但是現代的人已不能走歷史的回頭路,那該怎麼辦呢?如何尋找現代桃花源呢?現代人講求速食文化,到山坡上擴地整建一個社區,命名為桃花園不就得了,大不了請幾位詩人、教授、文人、騷客進住,再大肆宣傳一番。俗話說大隱隱於市、小隱隱於山。所以在市區中隱居就可以了,單純的生活靠自己去設計。美國的麻裏蘭州的亞米西人是德國後裔,過著沒有電,沒有現代文明汙染的生活。在電影《證人》中,我們看到亞米西人擁有謙卑、寬恕、和藹、單純的特質。比英國的清教徒更令人尊敬。金錢是心靈的大患,錢愈多,誘惑與享受伴隨而來,將逐漸腐蝕心靈。聖經的箴言第十六章第八節說:「多有財利,行事不義,不如少有財利,行事公義」。妥善地使用錢,而不被錢所奴役,不過分重利忘義才是保護心靈不受汙染的不二法門。

顏回一簍食一飄飲,居陋室而不改其志,孔子稱賢,就是單純生活最好的寫照。人的一生所為何來?錢嗎?金錢萬能嗎?但買不了聖潔的心靈。捐獻在功德箱中的錢也換不了心靈的美德。一生中我們累積了許多經驗,磨練心志,在明心見性後,努力修持,謙卑、慈祥、寬恕、和藹、睿智、達觀。樹木尚且提供馬兒棲息之地,也讓人們在樹下乘涼,蟲鳴鳥叫,非常自然,非常和諧。人是不是該做得比樹木多一些!

(轉載時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