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心情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 |
解放後,秀才已過世,因有薄田幾畝,被劃為地主,女人便成地主婆。每次批鬥,女人便要站於臺前。同臺被鬥的人常常痛哭流涕,不能自已。而女人卻神情坦然,面帶微笑。
一年後,同臺遭鬥的幾個人先後不堪折磨過世,而女人卻好好活著。不久,批鬥風漸減,女人被罰作每天清掃道路。女人仍是一襲青衣,收拾得清清爽爽地上路。
女人一直活了93歲,去世前一天,她還在冬日的陽光下笑瞇瞇地曬太陽。離世之時,她微笑著對家人說:“我辦後事的物件全在箱子裏,你們打開便是。”
家人打開箱子,裏面所有東西全部準備妥當。
女人是個精致了一輩子的人,不論處於何種情境中,她的生活都是閑適的,波瀾不驚的。
女人是我的曾祖母,若是活到現在,她已是105歲高齡了。
現在經常有人提起她。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裏,她可以把一只榨菜頭切得很細,並在盤子中擺出許多花樣來。土豆成熟的時候,配之以辣椒,她可以擺出一個百鳥朝鳳的圖案,然後用幾分鐘的時間,佐以一碗稀粥,把它消滅掉。
這樣的精致心情即使是現在的家庭主婦也無法辦到。把一顆榨菜頭切成絲狀,然後擺出圖案來,最後仍是作為下粥菜,她們會想這樣做是不是太浪費時間呢?其實,並不是我們沒有時間,而是沒有精致的心情。我們擁有閑適的社會環境,擁有富足的生活,但是,我們現在離精致越來越遠。我們沒有時間靜下心來讀讀書,沒有時間想想人生的命題。
總是有人認為金錢是精致的前提,但是為什麼,我們常常覺得一些住著別墅開著寶馬奔馳的人俗不可耐呢?還有,為什麼我們擁有許多衣服,卻沒有一件是滿意的?為什麼我們擁有工作、有人愛著,可內心卻感到空虛呢?而像我曾祖母這樣的傳統女人,吃了半輩子的苦,永遠都是一件青布衫,每次生活變故幾乎都可以置她於死地,但她給人的印象卻總是精致如斯呢?
也許答案只有一個,財富可以精致物化世界,但卻無法精致一個人的精神。擁有一份精致的心情,即使千金萬金也難以買到。
(《北京日報》)
發稿:2004年3月13日
更新:2004年3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