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見仁見智 > 雜談隨筆

我們的夢想多麼功利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蕭劍心

【明心網】多年以前聽臺灣歌手楊慶煌的一首歌,有段歌詞是這樣的:“神采飛揚擋不住人潮的淹沒/往日繁華也終將如雲般消散/你到底想要什麼/臉上是一片失落/……”現在想起來,覺得很形象地揭示了當下狂熱追求種種夢想的人們的困境: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夢想是什麼,卻從不去追問為什麼要有這些夢想;個體或自我日益淹沒在茫茫人海中,總是把神話般的“群體夢想”當成自我的必需。

人懷有夢想並實現它,是為了快樂,而快樂無非感官快慰和精神愉悅兩大類。無論是哪一類,得到快樂的方式都可以是無窮的,並且不見得多麼困難,比如夢想擁有一片森林和在林中唱歌、遐想。但在現實中我們遇到的,卻是無數人在抱怨、在遺憾、在痛心很多很多的夢想無法實現,他們不再夢想擁有森林,而是夢想把森林變成遊輪、餐桌、豪宅、時尚雜志……不少人都像歌中唱的那樣,臉上永遠是一片失落。

他們的夢想,盡管講起來多種多樣,實質卻又驚人地相似、驚人地集中:夢想成為比爾•蓋茨、楊致遠那樣成功的企業家,夢想成為萬眾矚目的演藝明星,夢想成為不需要工作而生活優裕的有閑階層……雖然談的是夢想,其中湧動的卻是覺醒的欲望。人們打著夢想的旗號,把自己的欲望包裝得金碧輝煌。欲望不是壞東西,但不可否認的是,現在人類的夢想已越來越趨集於利欲的層面,夢想的豐富性已然喪失了,也許它最終會完全淪為欲望的附庸。現代人類缺少的不是夢想,而是反省。

想想看,我們日常所津津樂道的那些夢想,究竟有多少是出自我們自我的實際需要,而又有多少其實只是我們不假思索地接受下來的“虛假需求”觀念?對現狀的不滿足,是人類社會上升或前進的動力,但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也許我們早就該反省一下:我們為什麼要按這樣一個方向往前沖?這個前進的方向,有沒有問題?

電視裏有一檔娛樂資訊節目,其口號叫作“生產快樂”。這個口號,道破了一個事實:那些追星的夢想、做明星的夢想、一夜成名的夢想,就是這樣被生產出來的。據說迪斯尼公司最重要的任務是“管理夢想”,果真如此嗎?如果不是商業利益的驅動,很難設想迪斯尼的幾代領導人會有心思去管理什麼夢想。夢想就和快樂一樣,變成了現代大工業生產商家的廣告用語,當人們說出關於夢想的第一句言不由衷的話時,後面的話會把這個不真實的表述滾雪球似的越滾越大,大到使人們無力再去懷疑其真實性。

人真正所需的東西並不多。如果你時刻擔心你的夢想會破產,只因你的欲望超出所需。在這樣一個社會話語、群體價值觀把自我意識、私人品質砍削得面目全非的時代,符合社會利益的最多數人的欲望、目標、價值觀,總是被包裝成私人的夢想。梭羅那樣離群索居的夢想實踐起來絕不比做一個成功企業家更困難,但我始終懷疑,那些稱頌梭羅的人當中,究竟有幾個會真的認為他的夢想也算一種夢想呢?絕大多數人還是覺得比爾•蓋茨或楊致遠的夢想更像一個夢想吧。

在這樣一個把夢想設計得如此功利、如此整齊劃一的時代,一個把一生花在這些夢想上面的人,到底是個物質和精神上的富人,還是一個南轅北轍的迷途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