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規則”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 |
靜靜的深潭,恰似一位身藏不露的隱士,倒映著夕陽一抹淡淡的余輝。坐在潭邊大石上,竟發現魚兒一群群聚攏過來,自在地向我擺尾致意。我驚異了,驀然想到釣魚池中的魚兒,它們不是生命,只是玩偶,只有承受痛苦的權利。而潭中的遊魚,平靜而無憂地生活,而只是生活在自然的最平常的規則中……
癡癡想著,竟至於傷感,看見水中映出我真情流露的面龐和淚攏的又眸,我知道此時的我可以盡情地渲泄。自然的規則中,萬物本是互相融合、互相感動的。我們可以感動周圍的人和事,而周圍的山川草木、蟲魚飛鳥亦可感動我們。而出了這幽谷,步入天天面對的社會,在人類的規則下,男人要觥籌交錯地寒暄,女人要極盡嫵媚地微笑,每個人活的刻板、生硬,原本因力圖完美而導致喪失本色的人類,再也無法感知自然的清純與生活的細膩甜美。
對著曠野,對著深潭,感受著自然的撫慰,回到這正常的規則中,我才覺得生活原來可以如此清新而灑脫。對蒼天訴說我心中的壓抑,而蒼天卻許我一個會心的微笑並告訴我:“放下那些自私的規則,或許,你會發現自然的規則才真正適於你們人類。”是啊,人類從出生之日起便覺得自己是世界的寵兒,可以完全不守規則,任意改造自然。誠然,這種心理造就了一個所謂文明世界,然而隨著歷史的步步推移,自我的固定作法漸成了人類自創的規則,自私的成份漸漸築起了人類與自然的一道屏壁,阻斷了主宰世間的法則與我們規則的互通,於是這自創的規則逐漸淪為扭曲的觀念,致使我們迷失了本性。
或許,人們該反思一下了,或者逃離規則,走入自然的懷抱,理一理生活的得失,反醒一下自己的自私與狹隘。找回那些原本也適於我門的自然法則。
走出幽谷,我奇怪地問住在這兒的老人,為什麼不圍起水潭收門票。老人安詳地說:“門票是人類的規則,而大自然卻希望無私地敞開雙臂擁抱她的每個兒女,她不需要也不願意要門票。”
是的,自然母親廣博而寬客,慈祥而和善,她仍在苦苦守候,迷途的她的最聰明的孩子,走出自定的小規則,回歸到她的身邊……
發稿:2004年2月16日
更新:2004年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