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五千文明 > 歷史回廊

古風悠悠:梁武帝設謗木和肺石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史柯 整理

【明心網】公元502年陰歷4月,蕭衍被禪讓即皇帝位,稱梁武帝,國號梁,建元天監。他即位之初,根據儒家的道理治理國家,勵精圖治。梁武帝提倡尊儒崇佛。天監四年(505),建國學,開五經館,培養大批士族子弟和一些來自寒門的子弟;制定禮樂,在宮城之西設士林館招收學者;頒布法令,禁止向官吏獻禮行賄。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作為國君不能狂妄自大、親近小人,不然的話下情不能上達最終危害的還是國家。疏導才能暢達,廣開言路了解下情才能服民心得民願。於是,在統管吏民上書、朝廷征召人才的公車府有供人寫諫言的謗木(大木牌)和肺石(設於官署門外的石頭,民有不平,可擊石鳴冤)旁,梁武帝下詔命令各設立一個函,就是匣子。凡黎民百姓、山隱處士議論朝政、評議官吏的善惡是非而官吏不肯代為傳達的,可自己投書謗木函。凡轉戰江湖,有功未能封賞的人;或具有卓越才幹,而身受壓抑,困厄不通的人;或遭受濫吏豪強欺淩、無法申訴的鄉民百姓都可以投書肺石函。

梁武帝還設專人管理“兩函”,在他與黎民百姓之間建立了直接的溝通渠道。他由此了解民情,觀察政治得失;訪察賢能,舉拔被埋沒的人才;處治玩忽職守、循私舞弊、魚肉百姓、漠視生產的官員。使梁初20多年間國勢蒸蒸日上,南方出現了魏晉以來從未有過的興旺局面。

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的明君治國,無不用疏而不用堵;而歷朝歷代的昏君亡國之君、至今日江氏之流,無不用堵而不用疏,無視歷史的教訓,終致天怒人怨。

(正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