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五千文明 > 歷史回廊

民間故事:唐朝“比文招親”的傳說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如真

【明心網】吐蕃大臣祿東贊奉君王之命前往長安請婚。然而向唐朝求婚者,並非吐蕃一國,太宗李世民並不急於向某使臣許諾,而是出了幾個難題,全部能答對者,方可向之許婚。

〖第一道題〗「一根一樣粗細木頭,哪頭為根部,哪一頭為尾部?」聰明的祿東贊將木頭放入水中,因為根部密度大,略重,所以向水裏傾斜。

〖第二道題〗「一塊玉,中間有一曲折眼孔,用細線從孔的這頭穿到那頭。」祿東贊將孔的那頭塗上蜂蜜,然後將柔軟的細線拴到螞蟻的腰上,把螞蟻放在孔的這頭,螞蟻聞到氣味開始向孔裏爬,再加上祿東贊不斷的吹氣,螞蟻把線帶到了孔的那頭。

〖第三道題〗「一百匹馬駒和一百匹母馬混在一起,哪匹馬駒是哪匹母馬生的。」有些使者以毛色區分,結果都分錯了,祿東贊將母馬和馬駒分開關起來,隔了一夜,把母馬一匹匹放出來,馬駒一看自己的媽媽出來了,忙去吃奶,不一會兒全分出來了。

〖第四道題〗「一百只小雞,一百只母雞,哪只小雞是哪只母雞孵的?」祿東贊曉得,小雞吃食物時,常跟母雞在一起。於是先把雞和母雞分開,到餵雞食的時候,把母雞一只只叫到雞群中,小雞一見母雞就跟著啄食去了。祿東贊還學老鷹和鷂子的叫聲,小雞嚇得跑到自己的母親跟前去了。

〖第五道題〗「每個使臣一天之內吃完一只羊,喝完一壇酒,還要回到自己的住處去。」別的使臣有的吃到一半,喝到一半就醉得省人事,祿東贊雖然也有些醉了,但他來之前,就已經在自己的住處拴了一根線牽到喝酒的地方,這樣,祿東贊帶著醉意,順著線回到了住處。

〖第六道題〗最後一道題,「有五百宮女,面遮蓋頭,其中有文成公主,讓使臣辯認。」可是使臣們誰也沒見過文成公主。聰明的祿東贊找到鄰居的一個老媽媽,因為她女兒在宮裏當公主的侍女,於是他因此了解到文成公主喜歡用一種香,香味獨特,蜜蜂喜歡這種香味。在辯認那天,祿東贊手裏抓了一只蜜蜂,手一松開蜜蜂就飛到文成公主頭上。至此,六個問題全部被祿東贊解答出來。

李世民心想,吐蕃大臣尚且如此聰明,國王也絕不呆笨,於是將文成公主許配與松贊幹布,從此演出了一部藏汗兩族人民千年友好史。(此故事被生動的描繪在布達拉宮和其他地方的壁畫上)@

(大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