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NASA 初步解釋哥倫比亞號解體原因
民眾沈痛哀悼遇難宇航員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新生2月4日訊】(法新社德州休士頓三日電) 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對一日在德州上空解體的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展開調查,聲稱太空梭解體前左側機體溫度竄升,但未提供明確造成災難的原因。

針對哥倫比亞號在著陸前十六分鐘爆炸,太空總署太空梭計畫主任狄特摩說,初步調查結果顯示,哥倫比亞號在結束十六天太空任務,飛越加州,朝往預定著陸地點降落時,其左側中段油箱、特別是左輪附近的溫度曾經大幅升高,然後化成火球,最後太空梭在德州中部上空約六萬一千公尺處爆炸解體。

狄特摩說,此一意外發生之時,「沒有跡象顯示太空梭上的全體人員感到驚惶失措。」

他說,隨著哥倫比亞號左側拖曳力升高,機上的電腦試圖藉讓太空梭朝右飛行,修正翻覆力道。此一拖曳力道的存在,「指明」雙翼之一上的抗熱陶材護片脫落,或者凹凸不平。

太空梭總共需使用二萬四千片防熱片,用來保護太空梭免於重返大氣層時燒毀。

狄特摩在簡報會中強調,沒有確切的理論足以說明此次災難的原因。不過他說,「我們的確知道機輪附近對高熱特別敏感,過去我們多次在此檢測。」但是他接著說:「一、兩片防熱片的脫落,不至於造成太空梭整個報銷。」

因此太空總署將「更仔細」的檢查機輪部位,且將對停在佛州的太空梭進行檢測。

另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NASA官員三日將調查重點放在太空梭升空時,左輪艙門的縫隙是否遭一片脫落的隔熱泡綿或冰塊擊中。報導中說,哥倫比亞號當天升空八十秒後,左側似乎遭到異物擊中。起降艙門保護太空梭的重要線路、偵測器以及輪胎,卻也是太空梭最脆弱的部位。如果異物擊中艙門縫隙,可能造成裂縫,進而產生噴燈效應,這或許可以解釋哥倫比亞號失事當時左輪艙附近的溫度升高,該部位的偵測器全都失靈。

航太總署主管太空梭計劃的迪德莫在記者會中表示,數項跡象顯示,哥倫比亞號左輪艙附近的外部機身曾出現溫度異常升高現象;電腦在太空梭解體前兩分鐘,亦偵測到機身左側的空氣阻力增加,可能是太空梭的外表保護層出現高低不平或耐熱陶片脫落所致。迪德莫說,前述發現未必是引發此意外的原因,卻提供可能是解開復雜謎團的重要線索。

迪德莫說,資料顯示,原訂美東時間一日上午九 時十六分(臺北時間當天晚間十時十六分)飛抵佛州甘乃迪太空中心的哥倫比亞號,在八時五十三分接近加州與內華達州邊界時,左翼液壓系統的溫度數據傳送突然停止;八時五十四分,亦即解體前六分鐘,太空梭耐熱陶片和金屬外殼之間的溫度感應器顯示,左側機身的溫度驟升華氏六十度(攝氏三十三度),但貨艙內部和右側機身的溫度仍正常;八時五十八分,太空梭飛越新墨西哥州上空時,控制器開始顯示左側機身的空氣阻力增加,直到太空梭飛越德州西部上空後不久,地面控制中心就和太空梭失去聯絡。迪德莫表示,並 無跡象顯示太空人知道太空梭出現過熱問題,或對太空梭重返大氣層的異常情況表示關切。

據以色列「晚禱報」三日所刊登哥倫比亞號在失事前十一天的照片,清楚顯示太空梭左翼有兩道裂痕。該張照片翻拍來自太空梭上的攝影機。不過專家表示,從太空艙內無法看到大部分的梭翼,照片顯示的裂紋也可能是光線產生的錯覺。

哥倫比亞號七位罹難太空人的家鄉二日都出現大批民眾聚集致哀。布希總統同一天在白宮附近的教會參加哀悼儀式;白宮則宣布,布希三日將聽取航太總署署長歐奇飛對此事的簡報,四日則飛往德州休士頓,參加罹難太空人的追悼會。

此次太空災難造成七名太空人罹難,佛州甘乃迪太空中心聚集了數百人致哀,而在太空總署地面控制中心休士頓詹森太空中心,也可看到堆滿花朵、國旗與悼詞的致哀場面。

包括首位登上太空的以色列籍太空人拉蒙,和美國籍的印度裔查拉女性太空人在內的七位太空人罹難消息傳來,在以色列與印度各地也都出現哀悼人潮。

一九八一年首次升空的哥倫比亞號,是美國太空梭機隊中機齡最老的一個,此次從事第二十八次太空任務,此次災難不禁令人回想起一九八六年一月二十八日從卡納維爾角發射升空的挑戰者號,在空中爆炸的痛苦往事,那次太空災難同樣也折損了七位優秀的太空人。

數百名聯邦、州政府與軍方的人員二日在德州東部與路易斯安納州西部,忙著展開美國史上最大規模的搜尋行動之一,盡可能尋找罹難者的屍塊,以及共達八十九噸之多的太空梭殘骸,以助厘清悲劇的發生原因。地方警局平均每小時接獲一百五十通民眾報告發現殘骸的電話,至今已在逾千處地點尋獲殘骸。不過,官員表示,目前已尋獲的殘骸都是最容易尋獲的部分,整個搜尋工作可能得持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