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不侵正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紀昀(清)【明心網】福州學使衙門,本是明朝掌管稅收的官署。那時,當權的宦官貪婪橫暴,在官署裏殺害了許多無辜的百姓。所以,至今那官衙裏還經常出現怪異的事情。我任福建督學的時候,奴仆們在夜間往往被驚嚇。
乾隆甲申年(公元1764年),我的父親姚安公來到福建學署,聽說有間房裏鬧鬼,他就特意住在那個房間裏,竟然夜夜平靜,什麼事也沒有。
我勸父親不要讓邪鬼傷害了自己寶貴的身體。父便教誨我說:“許多讀書人往往主張無鬼論,那是迂腐的,也是強詞奪理的。然而,鬼必然是怕人的,因為陰氣總是勝不過陽氣的。假如有人被鬼所侵犯,那必是因為他的陽氣敵不過陰氣。然陽盛的人,並不是光憑血氣壯和性情粗暴。人的心裏,常常懷著慈祥和藹,這便是陽氣,心裏懷著慘毒兇狠,這便是陰氣。心地坦誠清白,是為陽氣;內心陰險狡詐,是為陰氣。公正剛直,是陽氣;自私諂曲,是陰氣。所以《易經》裏把陽比喻為君子,把陰比喻為小人。人只要心存光明正大,血氣便表現為純陽純剛,雖遇邪魔鬼魅,一身正氣的人如幽室裏熾熱的爐火,無論多堅固的冰凍也會融化自消。你讀了那麼多書,曾見過史傳裏有行為端正的人和有德之士被鬼魅侵襲的記載嗎?”
我感謝父親的教誨。直到現在,每次回想起來,先父的庭訓,言猶在耳。
[原文]
福州學使署,本前明稅署也。奄人暴橫,多潛殺不辜,故至今猶往往見變怪。余督閩學時,奴輩每夜驚。甲申夏,先姚安公至署,聞某室有鬼,輒移榻其中,竟夕晏然。昀嘗乘問微諫,請勿以千金之軀與鬼角。因誨昀日:“儒者謂無鬼,迂論也,亦強詞也。然鬼必畏人,陰不勝陽也。其或侵入,必陽不足以勝陰也。夫陽之盛也,豈恃血氣之壯與性情之悍哉?人之一心,慈祥者為陽,慘毒者為陰;坦白為者陽,深險者為陰;公直者為陽,私曲者為陰。故易象以陽為君子,陰為小人。茍立心正大,則其氣純乎陽剛,雖有邪魅,如幽室之中鼓洪爐而熾烈焰,冱凍自消。汝讀書亦頗多,曾見史傳中有端人碩士為鬼所擊者耶?”昀再拜受教。至今每憶庭訓,輒悚然如侍左右也。
(摘自《閱微草堂因果錄》)
發稿:2003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