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進大陸 憧憬破滅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陳生【新生1月13日訊】我一直猶豫是否要述說這一段見聞,一方面自己不願意回想此一令人不悅的往事;另一方面臺灣媒體一再地報導大陸美好的憧憬。令我懷疑自己的經歷只是個案,或許也是事不關己的劣根性作祟,而自我安慰─當興沖沖的投資者「錢」進大陸,滿身創傷地回臺,才能認清大陸當局猙獰的面目,而更能熱愛臺灣這塊土地。
在此先向林志升先生致最高的敬意,佩服他有勇氣道出事實真相,並為盲目的臺灣客敲響警鐘;其寶貴的經驗,有助於不得不前進大陸的臺灣同胞們免於重蹈覆轍,並維系辛勤耕耘的成果,更重要的是人身的安全。
* 明偷暗搶 進退失據
在我前往大陸前,曾有客人向我抱怨:在臺灣設廠無法與大陸廠商競爭,同一產品,臺灣成本要十二元,大陸只需八元,使得客戶不斷流失。在這一方面,不得不承認大陸原料充沛及工資低廉。
但進駐大陸後,令人驚訝的事發生了:當自己工廠量產不久,附近也出現相同的大陸制造商,而且一家接著一家地出現,產品價格也隨之愈來愈低,最後都面臨相同的問題,大陸廠商的價格總比臺商便宜;但是此時已將大筆資金投資設廠,且需負擔每日工廠開銷與員工的薪支,令人進退失據。若不繼續生產卻已投資設廠,且員工遣散又是一筆費用;繼續生產產品無法銷售,削低價額又不合成本,租賃倉庫需等待時機,又是另一筆開銷,更是無底洞,只得暫時歇業,這是所謂的商業上競爭。
另需應付公安單位明來暗去的交際,或許由於自己過於天真,誤以為巴結公安,關系良好了辦事就方便;後來發現對方也知悉此目的,而假藉各種名目進行敲詐,然真有事請求幫忙,卻冷漠以對,只得啞巴吃黃蓮,又能奈何!
在大陸的日常生活,另有一股令人不安的暗潮在湧動。在北京街頭我曾親眼目睹兩件搶案:一件在早上十一點左右,一輛汽車停放在靠近市場的站牌附近,兩位壯漢騎著自行車,發現車內有皮包,隨即掏出螺絲起子敲破車窗取物,我雖在路口大聲叱喝,對方只亮亮兇器要我知難而退,而附近民眾均冷漠以對,那時心中才真正的驚悚─這是什麼社會!
另一件在下午二點左右,在我前往銀行的路上,看見一群壯漢(約十名左右)騎著自行車經過,當時我心中就直覺不對勁,趕緊跑到對面馬路。回頭一看,其中有一人停下車走向行人,只見他向一位老者拍拍肩膀,隨即老者便搖搖晃晃成醉酒態,顛顛倒倒地被攙扶到路旁草地上,因隔著馬路不知老者說什麼,只見他躺在地上手卻一直指對方。事後我曾與熟識的臺商談及此事,他只勸我凡事小心不要多管閑事,因為大陸的偷搶技倆實在太高明了。
我的臺商朋友曾看見兩名少女當街吵架,又拉頭發又扯衣服的,前去勸架,就在此時,錢包被搶,對方一溜煙地遁入胡同。
又有一次,他拿著六千元人民幣和證件到電信局辦事,突然有人走近他,並感覺有東西掉落他的腳上,仔細一看原來是一包裹,友人馬上叫住對方,對方回頭打開包裹竟是一疊現金,對方提議平分,友人認為遺失者一定很著急,怎可私吞。就在此時有一位慌慌張張的人跑來,詢問有無發現包裹,友人指向對方,對方辯稱沒有。遺失者要求搜身,竟然搜不到,隨即要求搜查友人身上所攜帶之物,就在此瞬間一人搶走友人現金,另一人搶走證件,朝不同方向飛奔而去,只留下不知所措的友人。
友人以那低沈略帶悲痛的嗓音告訴我:在北京表面雖然平靜,但一切均須提防,尤其晚上絕不可逗留戶外,在陰暗處可能暗藏殺機。因為大陸刑罰很重,以致歹徒為求脫身,均先殺人再搶劫,縱使身上只有十塊錢也可能會招來殺身之禍。
他說這不是危言聳聽,前一陣子民族園地下道才發生命案,歹徒要的不多,但是卻兇殘得要你的命。
* 魂魄飄渺 難回來時路
我的臺商朋友也轉述四川臺商的消息:實際在四川賺錢的臺商很少,只知道有一對夫妻共同經營的火鍋店還算賺錢,原因是他的佐料從臺灣進口,當地無法效仿,但生意興隆卻引人覬覦。
有一次男主人為買佐料獨自回臺,店裏交由女主人照顧,就在晚上打烊時闖入數人,二話不說,一刀割斷女主人的脖子,目的只為搶劫當晚的營業額。只是大陸媒體均未報導此類消息,臺灣媒體也一味宣傳大陸繁榮進步,哪管魂魄飄渺難回來時路。
大陸的人民經過文化大革命後,已不再具有中華傳統的德性,更糟糕的是:無神論的主張,沒有宗教輪回、惡人惡報的約束,一切只講求自我。在經濟的開發中,城鄉與個人間貧富的差距懸殊,嫉妒、貪婪橫流。
臺灣的治安不太好,而大陸卻有五倍甚至十倍的恐怖,「江湖險惡」正是大陸社會的寫照。有人期待「兩岸三通」帶來經濟繁榮,但更令人擔憂的是治安的惡化與生命的安全,試問「與狼共枕」豈能安眠?
現在的大陸,已不是從國小、國中歷史教科書上所了解的文明古國;也不是從經典古籍、文學作品上神遊的賢人名士,而是一個天不怕、地不怕、不畏神、不懼鬼,只想如何來豐盈自己快速致富的人群。或許臺灣在高工資、工人意識高漲下經營困難,而不得不到工資低廉的大陸設廠,但奉勸諸君:先以業務員的身份,寄生於先設廠的前輩公司,實際了解整個運作過程與即將日夜生活的環境,進行評估與避免風險並學習如何與當地人相處,以免蹈前車之鑒,最後本於良知衷心地祝福你:神明保佑。
發稿:2003年1月13日
更新:2003年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