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忘卻的記憶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 |
所謂的“粉碎反革命逆流的鬥爭”,指的就是1976年平息“天安門廣場反革命事件”。照片裏的人物到底在鬥爭中建立了什麼樣的功勛,說明文字裏沒有提及,恐怕不外乎是他們的棍棒上多沾了一些鮮血,或者是他們從廣場上比別人多抓了幾個“反革命暴徒”等等。不過想想,他們也怪可憐的,他們是共和國歷史上最短命的“英模”,僅僅過了兩年多,他們平息“天安門廣場反革命事件”的“功績”便被徹底否定了。其實,武力鎮壓民眾的舉動是無需誰站出來否定的,當他們將手中的大棒揮向老百姓的那一刻,便已把自己永遠地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了。
說句心裏話,他們也是受害者,他們自覺地在為“反修防修”,為“鞏固無產階級專政”而“努力作戰”,最終卻充當了“對無產階級實行專政”的打手,留下了終生的悔恨。可悲的是,遊園的“英模”們個個喜氣洋洋,對此竟渾然不覺。多少年後的今天我們再看這張照片,更多的是羞愧。
然而歷史是那麼的相似,20多年後的現在,在同樣的場地,每天都在上演著20多年前的那一幕。只不過一方變成了“為維護國家穩定,堅持三個代表”的警察和便衣;另一方是為“真、善、忍”而說公道話的平民百姓,而這些百姓只是為了做好人,在上訴無門的情況下而去天安門廣場表達自己的心聲,向政府申訴民意。當歷史翻過這一頁以後,那些將拳腳施加在善良百姓身上的人民警察們,是不是也像照片上的“英模”一樣,已經把自己永遠地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了呢?
“讀史可以使人明智”,寫出這段歷史,為的是不要讓這段令人羞愧的歷史重演。所幸的是這段歷史還不是太久遠,還不至於讓現在的人全部忘卻。有時候,歷史的思考比思考未來更為重要!
發稿:2002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