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五千文明 > 敬天重德

達摩面壁的故事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五乳峰中峰的上部,離峰頂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天然石洞,這個石洞高寬不過3米,長度約有2丈。方方的洞門,正好向陽敞開,冬暖夏涼,空氣清爽。洞前有一塊緊湊的小草坪,周圍濃蔭蔽日,不見天空。真是:“此地無盛夏,空山聽鳥鳴。”達摩來到少林寺後,就把這個天然石洞作為他修性坐禪的地方。相傳:達摩在這個石洞裏,整日面對石壁,盤膝靜坐。不說法,不持律,默然終日面朝壁,雙眼閉目,五心朝天,洞內靜若無人,萬籟俱寂,入定後,連飛鳥都不知道這裏有人,競在達摩的肩膀上築起巢穴來了。“開定”後,他就站起身來,活動一下四肢,鍛練一下身體,待倦怠恢復後仍繼續坐禪。那時達摩的生活行經是:“上班坐禪,困倦打拳,饑餓吃飯。”這樣,入定,開定,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從公元527年到536年,整整面壁了九年(或雲十年)。後來就成為佛教史上的美談。

達摩在石洞裏面壁九年,當他離開石洞的時候,他坐禪面對的那塊石頭上,竟留下了一個達摩面壁姿態的形象,衣錦織紋,隱約可見,宛如一幅淡色的水墨畫像。人們把這塊石頭稱為“達摩面壁影石”。把這個天然石洞,稱之為“達摩面壁洞”。直至今日,遺址尤存。達摩面壁九年的事跡,為歷代人民所敬仰。寺僧們將影石開辟下來,放在寺內,瞻禮供養。明萬歷年間,人們在面壁洞外邊,建立了一座雙柱單孔的石碑坊。前額刻:“默玄虛”,後路刻:“東來肇跡”。

清道光年間,蕭元吉在少林寺看達逢摩面壁影石以後,深有所感,隨揮筆了一首《面壁石贊》


少林一塊石,都道是傭人。
分明是個人,分明是個石。
石何石?面壁石。
人何人?面壁佛。
王孫面壁九年經,九年面壁祖佛成。
祖佛成,空全身。
全身精入石,靈石肖全形。
少林萬古統宗門。


清觀嗣立《面壁石》詩云:


一石獨亭亭,中藏初祖形。
千年神氣在,何用著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