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藝術家章翠英(二)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武漢仁

藝術成就和重要作品簡介

在藝術上章翠英是水墨畫畫家,她長於仕女、佛像,兼作山水、動物和花卉之類。她和她最重要的導師沈子丞都屬於“吳門畫派”。吳門,就是蘇州,歷代名列畫史的著名畫家就有1220多人。明代中葉的“明四家”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開創了“吳門畫派”,聲震中國畫壇,以至影響到東南亞和日本,日本稱之為“南畫”。以“吳門畫派”為正宗的文人畫,幾乎占領著清代的畫壇。“吳門畫派”的一個主要特點是題畫詩,詩的內容多是表述畫意,詩書畫相輔相成形成一種有感而發的文人畫,書卷味很濃。

錢老(君陶)說她“年方二十有余,在沈先生的指授下,潛心磨勵,對人物、山水都有一手,其水平非常突出。……采荇的水墨山水,通過沈老的精心培植,並多年來研習石濤,頗得其妙,在筆墨的運用中,結合風雨晦(hui)明,萬象出沒的微妙,爽然神解其理,深得古人三昧(mei),因此她的山水畫能獲致超越之趣,直追摩詰(jie)的瀟灑,其功力不減關仝(tong),為青年畫家中的佼佼者。我認為她能潛心傳統,不斷進取,已成為女畫家中的後起之秀。”(錢君陶《序一》)在水墨山水方面,錢老認為作者在唐朝的王維和五代的關仝之間,這是相當高的評價。“後來,錢君陶先生見了我其他一些畫,介紹我的仕女畫和山水畫。我感謝他的一片獎掖(ye)之情,嗣後又有些報刊登載我的畫和介紹文章,對於那些褒(bao)揚之辭我總覺得受之有愧。”(章翠英《苦戀丹青心中甜》)“當然,作為國畫家,我還很年青,那是我努力的方向。因煉法輪功病也好了,以後有時間,我還應多作畫,爭取在藝術上有更大的成就,不辜負老前輩們對我的培養和期望。”

章翠英的人物仕女畫自成一格,或清麗秀雅,或莊重蘊藉(jie),或超凡脫俗,或飄逸出塵,不受陳規之羈(ji)絆,另創新境,皆有可觀。文藝評論家柯文輝先生說“她的仕女畫有清淑之氣、莊重蘊藉,線條暢而不滑,淡墨生光,無女孩子柔媚纖巧的弱點,顯然和起點較高有關系。”並預言“她會成功的。”(柯文輝《序二》)

“我的導師曾說我的山水運以虛和,出之妍雅,揮灑自如,濃厚淺淡,頗不容易,既得濃厚又有淺淡,濃纖得中,愈淺淡而愈見濃厚,結合風雨晦明,萬象出沒的微妙,重歸自然,頗得古人三昧。”(章翠英《我的藝術之路》)

沈老認為她的山水畫比仕女畫畫得還好。謝老對她也有好的評價。

老女畫家吳青霞、老畫家俞子才都認為她的畫沒有世俗氣,也不象女孩子畫的那樣柔弱,而是像老頭子畫的那樣凝重。

1986年《已涼天氣未寒時》榮獲全國以詩征畫比賽二等獎。當時“書與畫”雜志社舉辦全國以詩征畫比賽,題目是唐詩“已涼天氣未寒時”。唐代詩人韓□翎(hongling)七絕《已涼》:“碧闌(lan)幹外繡簾垂,猩色屏風畫折枝。八尺龍須方錦褥,已涼天氣未寒時。”蘅(heng)塘退士評此詩說:“此亦通首布景,並不露情思,而情愈深遠。”作者為了表達這種意境,畫了楓樹、房內床上有龍須席和薄被,一位古裝仕女在床邊依窗而坐,作沈思狀。在這一年最舒適“已涼未寒”的季節,那閨女在深閨繡閣中想什麼呢?你想想看,“八尺龍須”,多大多空的一張床呀。這時要有位“乘龍快婿”、有位“白馬王子”愛她就好了,那不就暖和了?那不就美滿了?該畫很好地表現出夏末秋初的季節性特點,天氣已經漸漸涼快,但還不冷,晚上有時也要蓋薄被了。

這幅畫得了全國以詩征畫比賽二等獎。去領獎時,評委也好,觀眾也好,臺上臺下一片驚愕:大家以為來領獎的多半是個老頭子,萬沒想到竟是一位二十幾歲的小姑娘!(該畫詳細畫解見第四章)

1987年在上海市虹口區第一次舉行章翠英個人畫展,那年她25歲。參展作品有1980年的《清涼世界》,、1982年的《兒戲》(七夕)、《玩童鬥雞圖》,1983年的《人與梅花一樣清》、《幽篁琴聲》、《聽雨》,1984年的《屈原》、《和樂圖》、《空山寂無人》,1985年的《仕女圖畫冊》,1986年的《已涼天氣未寒時》、《荷塘清趣》(燈節)、《仙山樓閣》,1987年的《松壑鳴泉》、《睡美人》、《黃山半山寺》、《迎春花》等。

章翠英的繪畫作品曾發表在《朵雲》、《朝花》、《筆會》、《書與畫》等雜志和上海、澳門、杭州、蘇州、溫州等地報紙上。出國前她為中國美術家協會上海分會會員,上海的海墨畫社社員。早期藝術事跡被收人《上海中青年書畫家薈(hui)萃(cui)》一書。她在上海、江蘇、日本福岡、澳大利亞悉尼等地多次參加聯合畫展並獲獎及舉辦個人畫展。1990年底她攜女兒隨丈夫移居海外,成為澳大利亞公民。

1993年《樹熊百趣圖》(又名《澳洲之珍》)榮獲“首屆亞太地區中國水墨畫大賽”(93悉尼金獎)優秀獎。考拉,又叫袋熊,俗稱樹熊,樹袋熊,屬哺乳綱爬行目有袋屬動物,這是澳大利亞的代表性動物。通常體長60-82厘米,尾巴很短,故有人又稱其為“無尾熊”。它們生活在澳大利亞東部的案樹林中,住在案樹上吃案樹葉。此畫為一長卷,寬45厘米,長達七米多。作者在此長卷上畫著一百只考拉,纖細傳神,曲盡其妙,憨態可掬,躍然紙上,功力確實不凡。

這些考拉很象一個個好動的小孩,有坐有臥、有動有靜、有吃有玩、有合有分,有的爬在樹上,有的仰在地下,有的在翻斤鬥,有的在拿大頂,有的在談戀愛,有的在打鬧臺……。百熊百趣,無一相同。你再稍微仔細點看,這樣的鴻篇巨制,竟然用的工筆,每一只考拉身上的毛,每一片樹葉都不馬虎,作者為這幅畫花了半年的辛勤工作!“吉祥之物,澳洲之珍。前顧後盼,淳樸天真。畫於一圖,妙趣橫生。百福自集,百壽自臻(zhen)。”(該畫詳細畫解見第四章)

1998年畫有《主佛》等佛像。主佛是最偉大的佛,“誰知天地大?銀河在腳下。乾坤有多遠?轉輪手中拿。”(《洪吟佛主》)這三幅主佛的背景都是法輪,畫的是不同姿態的主佛。

正中為主佛坐在三層蓮花座上。所配詩:“乾坤茫茫,一輪金光。覺者下世,天地同向。宇宙朗朗,同化法光。圓滿飛升,同回天堂。”(《洪吟同化圓滿》)你看,主佛面部的皮膚極為細嫩光滑,面色泛青白色,好像在放光,他的手指又細又長,渾身皮膚細膩到連汗毛孔都沒有。我敢說,如果不是曾親眼看到過主佛之法身者,肯定畫不出來。主佛蓮花座下有九位飛天仙女,這些飛天仙女在主佛講法時散花供養,就和我們燒香供佛是一樣的意思。

“佛身後光圈代表什麼?其實,佛身體周圍,他是帶了一個很大的場。……開始它是一種玄關形式。後來,……這個玄關已經長到體外來了,也同時罩了比身體大一點的範圍,我把它叫做佛的世界,就是他自己的世界。而這個世界裏面豐富得什麼都有,……。那麼,佛頭上這個光圈代表什麼?它其實就是佛的智慧、神智慧的象征,是從他的思想智慧中放射出來的。”(《法輪佛法在加拿大法會上講法》第6-8頁)

畫家頂多也只能畫到這一步,本來這些就不是給常人看的,人世間也沒有這種顏料色和繪畫技術。這些佛像、詩和手印具有極深刻的含義,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楚的。如果你修煉法輪大法,可在修煉中自己慢慢去體悟。到一定時間,你開了天目了,可以自己去看。那時你就會知道,章翠英畫得怎樣。(該畫詳細畫解見第四章)

《重巒(luan)疊嶂》長三米,寬半米,在章翠英的繪畫中算是大幅的了,圖後有不少導師題詞,此圖可視為作者在水墨山水畫方面的代表作。水墨山水“為濃厚比較容易,為淺淡卻頗不容易,既得濃厚而又有淺淡,則更是難乎其難。”(錢君陶《序一》)作者多年臨摹研習石濤的山水冊頁,頗有心得。你看這幅《重巒疊嶂》,“既得濃厚而又有淺淡”,雖然“難乎其難”,她還是做到了重返自然,再現萬壑(he)千山。(該畫詳細畫解見第四章)

2001年以來,章翠英在世界十幾個國家成功地舉辦了個人巡回畫展,畫作義展義賣,所得款項用於救援中國大陸受迫害的法輪功學員。她的畫作被贈送荷蘭女王貝亞特麗克絲、日本皇太子德仁、俄羅斯總統普京和烏克蘭總統庫其瑪等,並為許多博物館和知名人士所收藏。現已出版了英文、俄文和中英文的畫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