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風雨滄桑

百志:茶無分別心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百志

宋代詩人蘇東坡初任杭州知州時,到某寺遊玩。寺中住持和尚不知來者何人,於是信口說了一聲:「坐」,一邊對著小沙彌說聲:「茶」。

等到賓主之間稍事寒喧之後,住持感到東坡先生吐屬不凡,於是便客氣地說:「請座」,並叫小沙彌端上茶,說聲:「敬茶」。

等到一番交談後,住持驚覺對方即是大名鼎鼎,新任知州蘇東坡時,重新作禮叫聲:「請上座」,並吩咐小沙彌:「敬香茶」。

臨別時,住持求東坡先生題字留念。蘇東坡稍稍一想,揮筆寫下:「坐、請座、請上座;茶、敬茶、敬香茶」。在旁滿心期盼的住持一看,霎時滿臉通紅。

以前讀到這則故事,都會為東坡先生的詼諧幽默感到有趣。今天再想這則小故事,則內心百感交集。

茶本無心,只是喝茶的人有一顆分別心,人心往往會受財富、權勢、學識與交情等因素所影響,對待不同的人有所分別,影響了自己的行為與態度。其實,這乃是人間俗事的對待之理,而不應是廟裏的住持所應該有的態度,修煉人應該是不被這些人間的名利情所帶動的。有一顆分別心,高下尊卑就產生了,這茶喝著也就摻了一些雜味了。

此外,東坡先生揮筆而就的幾個字,雖然指到了實處,不也是深藏了一個炫耀才智文采的分別心嗎?信筆寫來,無非是表明:「你不如我」。住持雖然滿臉通紅,未必會深自反省的。如果東坡先生能以更為體貼住持的心態出發,讓住持發現自己的不是,這應該更符合茶道的圓融精神。

本文標題:「茶無分別心」有另一層意思:察看看,自己有沒有分別心。去掉分別心,才會有圓融平等的茶道精神。您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