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即將崩潰?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李怡章家敦認為中國過去五十年在經濟、社會及政治方面累積的沈弊病太多太深,但執政當局的改革步調卻慢如老牛破車,面對加入世貿所帶來的國際規範和國外競爭,短期內這些潛藏的危機不但得不到紓解,反而會像山洪爆發般,一發不可收拾。
正當全球許多經濟專家、投資人士,都對中國的經濟發展狀況普遍看好的時候,一位擁有美國康奈爾大學法學博士學位、並在上海工作了二十年的華裔美籍律師章家敦(GordenG.Chang),卻大膽預言:「中國即將崩潰」。這是他在去年出版的一本書的書名,英文是:《TheComingCollapseofChina》。這本書出版後,引起了許多爭論。最近,這本書的中文本在臺灣出版,章家敦親臨臺灣出席新書出版座談會。上周末,他又與李登輝進行了一次公開的對談。
在上海二十年,專門替中國企業包括國營企業在內,負責金融交易事務的章家敦,認為中國過去五十年在經濟、社會及政治方面累積的沈弊病太多太深,但執政當局的改革步調卻慢如老牛破車,面對加入世貿所帶來的國際規範和國外競爭,短期內這些潛藏的危機不但得不到紓解,反而會像山洪爆發般,一發不可收拾。
章認為,中國的國營企業是拖垮整個經濟改革的爛攤子。中國官方屢屢虛報國企的獲利數字。以一九九八年為例,中央公布的四百九十億人民幣的獲利中,並未扣除政府對國企的一千五百億補助,換言之,國企實際虧損一千零一十億。
更嚴重的,是中國五萬家國企,共吸走銀行百分之七十的貸款,而產出卻不到全國的百分之三十,閑置的生產設備價值高達六百億美元,實際使用的人力只有在國企就業的職工的百分之四十。
中國的人民儲蓄率高踞全球第一,達七千億美元,但當局要求四大國有銀行,將七成貸款貸給國企,其中大部分毫無償還能力,銀行逾期放款中,有百分之八十可能是壞帳,因此造成銀行隨時會爆發的最大危機。在臺灣的座談會上,章表示中國從銀行到零售到紡織業,均未做好入世與全球競爭的準備。他說中國目前除了電訊業,各個主要產業市場均已生產過剩。未來幾年,外資投入雖會增加,但不會太大,期間也不會太長。
(蘋果日報, 有刪選)
發稿:2002年3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