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刊刻就成禁書 明代皇家藥典終見天日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新生10月22日訊】 經500年波折,中國古代最後一部皇家藥典──堪比《本草綱目》的明代《禦制本草品匯精要》,本月20日將由九州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這部藥典始纂於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歷時兩年完成,共分玉石、草木、果等10部42卷,收錄藥物1815種,在正文之前有藥物彩繪寫生圖1358幅,編纂者為了迎合明孝宗皇帝喜好書畫的心意,竟然舍棄當時已經非常成熟的雕版印刷技術,由14位抄書工匠和8位宮廷禦用畫師共同完成。其中8位宮廷禦用畫師均為當時紅極一時的名家,全書精工細描,極富藝術價值,是我國第一部大型彩繪圖書,是最大的彩色藥物圖譜。
對於這部明代的鴻篇巨制,世界各國的著名學者都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著名漢學家李約瑟曾評價說,中國十六世紀有兩部偉大的藥學著作,一是《禦制本草品匯精要》,一是《本草綱目》。德國慕尼黑大學醫史學教授文樹德先生認為,《禦制本草品匯精要》是十六世紀中國藥物學發展的關鍵著作,它突破了以往中國藥典編纂時按年代時間滾雪球式引文、註文的層層構架,而是將藥物分門別類重新組合,非常科學,而且附以大量的精致寫實藥物圖譜,使得全書又極具藝術價值。
這部如此博大而又具有深遠意義的藥典編纂後由於受明孝宗猝死案的牽連,尚未刊刻就成禁書,雖然明末、清代和民國的眾多藏家、學者多次擬在坊間出版,但由於種種原因時至今日終未成書,在國內從未出版過,成為我國出版界500年來的一大憾事。《禦制本草品匯精要》世間僅有抄本流傳,而且國內已無完本,目前發現的4部完本全在海外,這次出版的版本是從義大利羅馬的圖書館中拍攝整理的,這一抄本原為康熙第十三子怡親王的安樂堂收藏,在道光末年被德貝斯主教在華搜獲,並攜往羅馬。
這次在眾多中醫藥學者、中國文化研究會和九州出版社的共同努力之下《禦制本草品匯精要》終於首度出版,民族文化得以承傳,可以說是中醫界、出版界的一大盛事。
更新:2013年7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