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下崗工人是怎樣生活的?(一)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原文摘自《中流》雜志2001年第5期)嚴元章
2000年10月,筆者對一些下崗工人進行了走訪,這是整理的訪談筆錄。
一般狀況
一、你下崗前在哪個工廠工作?做什麼工種(記錄其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等)?這個工廠目前有多少人下崗?他們都靠什麼謀生?下崗人數占職工總人數的比例是多少?請簡要介紹一下你們工廠近年來的變化情況。
甲:在沈陽市某機械廠工作,司爐工,44歲,男,初中文化(九年義務教育畢業後就下鄉,當時是這樣),76年—80年下鄉,80年工作至今。全廠職工6000多人,在職4300人,目前上崗200—300人,其中一線生產工人已經很少,其余全部下崗。下崗工人中有少部分以4000元一次性買斷工齡,下崗工人謀生方式:私企就業、賣菜、打零工。
乙:在沈陽市某搪瓷廠工作,工廠有2000多名在職職工,約1000名退休職工。搪燒工,80年參加工作,38歲,男,初中文化。目前工廠職工除三個人留守值班外其余全部下崗。80年代中期企業走下坡路,95年關門。自己基本上不知道其他工人的情況,幹什麼的都有。
丙:在遼寧某市屠宰廠工作。85年參加工作,做過包裝工、記錄員、團委書記(四年)。高中程度,37周歲,女。目前工廠職工全部放假。工廠被私營老板租用。工廠原有約300名職工,下崗職工有在私企幹的,有自謀出路的,有閑呆的。
丁:在遼寧某市煤礦工作。采煤工、電工。81年參加工作,37歲,男,初中文化。煤礦有四萬職工,多一半下崗。下崗職工有最低生活費179.4元/月。
戊:在吉林某工業城市棉織廠,做過汽車司機,倉庫管理員。50歲,男,初中文化。該工廠始建於1932年。9O年以前企業效益尚好,90年之後企業領導頻繁更換,易地做官,企業連年虧損,一年不如一年。直到1998年,當地政府利用國家實行紡織行業壓錠減產的政策,宣布尚有盈利的該工廠停產,接著將處於城市黃金地段的工廠全部用地倒賣,並宣布職工全員下崗。盡管遭到全體職工的反對,但最終工廠設備被拆遷異地並改制為私人控股的公司,職工全體解除勞動合同,自謀出路。工人經過鬥爭所獲得的利益是:已退休職工可從社會保險機構領取足額退休金,在職職工依工齡不同一次性以4000至20000元不等買斷工齡,解徐勞動合同關系,領取兩年下崗最低生活費計158元/月。然後每人(自願)每年向社會保險機構支付約1000元保險費,直到若幹年達退休年齡時領取養老金。該工廠職工約700人,其中國營職工身份者有300多人,短期合同制工人不享受此待遇。若不鬥爭,連這一點利益都喪失了。
己:在黑龍江某市貨運公司工作,會計,42歲,女,高中文化。公司為大集體性質,即所謂“小國營”。有300多名職工,其中約150名退休人員。目前公司只有幾個留守人員。單位有一個大院,一棟樓房。靠場地租賃費為退休人員發放退休金每人每天7元。因是集體性質,不享受下崗職工待遇,只能自謀生路。由於私人貨運發展,國營集體貨運逐漸衰敗。92年以後就開支困難,欠發職工工資,加之頻繁更換領導;企業關門。
二、你認為造成你們下崗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甲:下崗原因是工廠效益不好。問題在於領導腐敗,頻繁換領導。
乙:承包造成我們職工下崗。
丙:因長期不開工資,自動離職。原因是領導腐敗,管理混亂,職工都這麼認為。
丁:搞“減員增效”時跟領導關系不好下的崗。
戊:工廠讓當地搞垮後,職工不就沒活幹了!
三、你何時下崗的?下崗後政府或工廠怎樣安排你的?你願不願意接受他們的安排?工廠給你辦過下崗證沒有?你領過最低生活補助費嗎?你所了解的其他工廠的下崗工人安排情況和你有什麼不一樣?
甲:99年4月正式下崗。工廠只告訴我沒有活幹了,你回家。政府和工廠未做任何安排,未辦下崗證,從未發過最低生活費。大部分下崗工人都和我一樣?
乙:沒安排。沒辦過下崗證,沒發過任何東西。沒有一個人被安排過,找不到廠長和工會主席。
丙:96年離開工廠。下崗證和最低生活費均無。其他職工和我一樣、工廠欠很多職工的工資,最少的也有1000元。我下崗早,早學了點手藝,還好一些,現在下崗就麻煩了。
丁:沒辦下崗證,但發最低生活費。其他人都未安排,但發最低生活費。
戊:2000年初正式辦理解除勞動合同手續,然後領取下崗生活費158.8元/月,共領24個月。這種安排能讓誰滿意?我畢竟是30多年工齡的老工人了,最後的結局是沒有圓滿退休卻被迫解除了勞動合同。其他工廠的工人和我們不一樣,他們沒有和工廠解除勞動合同。說他們下崗就是說沒有工作幹。
己:95年下崗,因為是大集體,沒有政策,其他集體企業都一樣。
四、聽說很多工人下崗後都當了老板或者找到了更好的工作,你當初下崗後有沒有幹一番事業的想法?請講一講你下崗後創業或找工作的過程以及觀念變化過程。
甲:當老板和找到好工作的情況很少。下崗當初幹一番事業的想法有,但晚了,下崗的人太多,什麼也不好幹了。現在看來下崗越早越好!上面讓你幹什麼,你反過來就對了。去年下崗後,找到一份砌鍋爐的活,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那個企業是市屬集體企業,個人承包,兩個多月後就不讓幹了,共掙了600元。10月份又到了一個家具廠燒鍋爐,幹了六個月,每月600元,冬季過了就沒活幹了。那份工作我是拿出了一個月工資給了燒鍋爐的頭兒才得到的。從4月份到現在10月份,一直呆在家裏沒活幹,偶爾打個零工,卸貨什麼的。打零工掙的錢平均每個月50元。打零工也得有點關系才能找到。
乙:有當老板的,都是原來在工廠搞供銷的人。廠子就是讓他們搞垮的。老百姓沒有當老板的。幹一番事業的想法有,但沒錢、怕賠,主要是沒錢。從下崗開始就是為私人老板幹活。換過好幾個企業,情況不一。前幾年工作好找,現在困難了。我現在是幹汽車修理工,每月300元。工作不順心,再加300元也不順心。私人老板掙錢不擇手段,我看不慣。國家給幹部長工資,給警察換新裝,沒有工人的份。老百姓不服氣,但有什麼辦法。
丙:想過。但沒有資本,我當初離廠時一個錢沒有,現在掙的錢只能維持生活。當初沒有錢,就不敢幹,怕虧。離開工廠時自做小蛋糕賣,每天能凈掙20—30元。現在做蛋糕的多了不好幹了。今年年初又開始做燒餅,跟對象共同做燒餅,每天14—20元。現在也不好幹了。
丁:當老板、找到好工作的人報紙、電視宣傳的多,我見到的少。剛下崗時有幹一番事業的想法,現在很受挫折。起初賣菜、賣水果,因不會經商,半年未掙到錢。後到私企打工一年多,不再用我後就閑呆在家裏,偶爾打個零工,找些掙錢的事,沒掙著錢。現在做熟食,只能維持生活,月收入400—500元。
戊:當老板、幹事業我都想過,但是我畢竟是一個國營工人,參加工作30年,一直靠工資吃飯,為國家工作,自己沒有積蓄。當老板、幹事業在今天這社會是要有經濟基礎的。(你現在有兩萬塊錢的買斷工齡費、再跟朋友借一些,不就可以幹一番事業了?)花幾萬塊錢開個小飯館,小食雜店,幾千塊錢擺個小地攤,做點小買賣,算不上當老板、幹事業的,養家糊口就不錯了。再者,我今年50歲,到能領退休金的年齡還有10年,這十年我得生活,還得每年給社保機構交1000多元費用。十年一萬多,兩萬塊錢夠幹什麼,得算著用。做小買賣就算不賠也只能養活自己,借的本錢我用啥還?我們廠下崗職工沒有當老板的,也不可能,也不能這麼想。解除勞動會同後,政府不再管了。像我這樣50歲的人,只能去找一些看大門、打掃衛生的工作,到處托朋友親戚幫忙,我最近剛幹上一個當保衛又管衛生的工作,是我在政府當官的同學介紹的。工資給的也很高,每月700元。沒有這層關系,這份工作最多30O塊。
己:有幹一番事業的想法,但真做起來就不容易了。東西賣不出去,又沒有多少本錢,借錢又怕賠。幹一番事業的想法就成泡影了。95年下崗後搞飲料批發兩年沒賺錢,又開食雜店兩年也不賺錢,後來到大慶油田學做熟食,沒幹起來,又回家做快餐,每月賺200元,入不敷出,後來經朋友介級到北京當保姆,400元/月。
發稿:2001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