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王朝興衰: 黃河泛濫兩千年 疊埋開封七座城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開封、大梁、汴梁、汴州、東京、東都、開封府……,這些曾經在歷史上輝煌一時的名城,都被黃河的泥沙無情地淹沒。最近的考古發掘發現,在距黃河僅七公裏的今日開封市地下,一層一層地掩埋了春秋戰國時代以來的至少七座古城。
黃河洪水泛濫多次使古城開封遭受滅頂之災。洪水過後,泥沙淤積,人們便在原址上疊床架屋,重建家園。淹埋在泥沙深處的這一系列古城,就“疊羅漢”般疊加起來。專家說,開封地底堆積的是王朝更替的歷史,每往下挖掘一層,歷史就回溯幾百年。
開封歷史悠久,距今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鄭莊公在今城南築城,取開拓封疆之意定名開封。戰國時期為魏國都城,稱大梁。南北朝的北周時稱汴州。五代的後梁時為東都開封府,後晉改為東京開封府。後漢、後周以及北宋和金都在此建國都,元時為汴梁,明、清時復為開封府。
據報道現在已局部挖掘過明代開封周王府遺址,深度大約在今開封市地下四到五米處;宋代的東京開封府也已局部挖掘過,大約在今開封市地下八到十米處。根據文物勘探,在十一米到十二米深處仍有人類文化活動的遺跡。
由古代的國都到今天的城市,開封的奇跡在於城址始終不變。考古發現,北宋國都東京開封府的禦街位置,相當現在開封市中心的中山路。這就是說,一千多年來,在古開封之上疊加起來的開封市,南北中軸線居然沒變。從春秋戰國的烽火,到五代十國的硝煙,從北宋後期的黃河大洪水,到明末天下大亂中水淹開封府,兩千多年來,黃河泥沙在古城開封淹沒的,是一部無言的歷史。
據統計,“懸河”黃河目前平均每立方米含沙量高達三十五公斤。按一九一九年到一九五四年水文系列年平均值計算,多年平均入黃泥沙達十六億噸,年平均淤積下遊河床四億噸,平均每年河床擡高十厘米。現在,黃河開封段河床高出開封鐵塔十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