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允許殘暴者舉辦奧運是對和平的褻瀆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季莫最近國際奧委會派團去北京考察,引起各國各界對中共當局是否適辦奧運的種種爭論。筆者無意於針對某一特定政府的爭論,而只就奧運精神本身指出:奧運會是一個象征和平友愛的聚會,任何一個暴虐的政府都不配舉辦。
奧林匹克運動會始於古希臘,源於莊嚴的宗教慶典。獲勝的運動員的獎品是橄欖枝,象征神聖之生命力經由橄欖枝註入得勝者,而他的家鄉則被認為受到宙斯的佑護。
殘暴的羅馬皇帝尼祿統治希臘以後,奧運會逐漸淪為獸性殘暴的宣泄。羅馬士兵將奧運殿堂變成鬧劇場;競技者不再是自由的運動員,而是以性命與野獸相搏以期換取自由的奴隸。公元401年,歷經千年的古奧運終於為羅馬皇帝西奧多希斯所取締。
奧運恢復於1896年。現代奧運從一開始就以和平友愛為其象征。奧運會旗潔白的底色,奧運會期間長明的火炬,開幕式那白色的和平鴿,無一不象征著和平友愛。
恰恰如此,現代奧運與戰爭、暴力不能相容。自1916年奧運會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而中斷,現代奧運一再為戰爭、暴虐所侵擾。1940和1944年奧運會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所中斷。1956年墨爾本奧運會有五國因戰亂未能參加。1960年至1988年期間的奧運會,南非因種族隔離政策被擯除門外。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發生了恐怖主義分子襲擊的殘劇。1976年蒙特利爾奧運會因為南非種族隔離問題而被非洲國家抵制。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因蘇軍入侵阿富漢而受到眾多國家抵制。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則受到蘇聯為首的十三國報復性抵制。
奧運和平精神與暴虐不能相容的最著名的例子是1936年柏林納粹奧運會。許多史學家認為,西方各民主國家,包括英美法等國,未能主持正義抵制納粹奧運會,不僅失去了一個鼓舞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機會,而且給希特勒一個制造和平容忍假象的機會,掩蓋其迫害猶太人和向世界擴張的真象。1936年納粹奧運會終於成為奧運歷史上抹不掉的恥辱,而納粹奧運會後希特勒更形囂張,加速其戰爭步伐。隨之而來的二戰斷送了1940與1944年奧運會,也使包括英美法在內的多少國家生靈塗炭。歷史教訓不可謂不深!
作為中國人,我們還應該知道,1940年奧運會本由東京舉辦,因為日本侵略中國而被取消資格。
奧林匹克的歷史再清楚不過地表明,這樣一個象征和平的盛會,不管有多少借口,都不應由一個殘暴的政府舉辦。否則,只能使奧運蒙塵,助暴虐更甚!奧委會諸君多為貴族,“食肉者鄙”,歷史上清醒的時候就不多,現在又講什麼“只看條件”,渾然不知粉飾太平乃暴君的拿手好戲。可能他們寧願忘記,柏林納粹奧運會可算是奧運史上辦得最富麗堂皇的了。
筆者有言在先,僅從奧運精神論起,無意針對哪一個特定的政府。倘有人願意自動對號入座,開罵漢奸等不堪詞句,那你已經知道中共當局乃當今世界最殘暴者。知惡而從,助紂為虐也。如果你是因為無知而覺得某種奇怪的“感情”受到傷害,那就請你想想納粹奧運短暫的輝煌之後德國人所承受的痛苦。如果你仍被那病態的“愛x主義”抓心撓肺,就請你想想1940年奧運會東京主辦資格被取消時小鬼子們的心態好了。
發稿:2001年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