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在雙星系統中發現巨大黑洞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新生12月3日訊】科學家在紅外波段觀測了一個X射線雙星系統,結果發現這個雙星系統的一顆子星是一個大黑洞。有關觀測數據對雙星系統形成及X射線爆產生機制的理論提出了挑戰。據新華社報導,德國的一個研究小組在最新一期英國《自然》雜志上報告說,他們使用歐洲南方天文臺的甚大望遠鏡(VLT)在紅外波段上觀測了名為“GRS1915+105”的雙星系統。
這一雙星系統距離地球大約4萬光年,被稱作“微型類星體”,它同時也是一個X射線源。德國研究小組的觀測數據表明,該系統由一顆巨恒星和一個黑洞組成。這個黑洞由一顆坍塌恒星形成,質量大約相當於14個太陽,比銀河系中任何已發現的類似雙星系統所含黑洞的質量都要大。科學家們說,現有的雙星系統理論,無法解釋這顆巨大黑洞是如何產生的。
作為雙星系統子星之一的黑洞會吞噬另一顆子星的物質,在這個稱為吸積的過程中,物質由於高速摩擦而發出X射線輻射。但觀測表明這一系統的吸積盤的溫度相當高,意味著該黑洞可能以亞光速旋轉,這也與現有的X射線爆產生機制相矛盾。
發稿:2001年12月2日
更新:2001年1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