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當善舉被譏諷時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京東山人

我有一位朋友,因為某種機緣,資助了一位貧困大學生。從入學到畢業,這位貧困大學生四年的生活費和部分學費,都是朋友資助的。

我稱朋友的這種行為是善舉,他說談不上,只是想通過自己的行為證明這世上還有好人。我對朋友表示敬佩,朋友很感動。他說,其實很多人對我不理解的,說我是沒事找事。

在我們的生活中,善舉被譏笑的事是常有的。前幾天,我和一位同事聊天,談起人生在世要廣種福田,多行好事,才會獲得幸福時,他很感動地說,有你的鼓勵,我心裏好受多了。因為就在昨天,同事在公共汽車上給一位大爺讓座時,還遭到了周圍人異樣的、帶有幾分譏諷的眼光。

我對同事說,被譏諷的應該是他們。雖然,讓座算不上什麼善舉,但可貴的是你心裏存著善念,而且在當前惡劣的環境裏,你讓自己的善念發出光來了,這是值得尊敬和高興的事。被譏諷的、被可憐的應該是那些冷默的人。

今天,人們的感情世界已日益荒漠化,人們的心都在承受著人心荒漠化的痛苦。只是那些冷漠的人還不自知。一個自私、冷漠、貪婪、缺乏慈悲心的人,會感受到幸福和快樂嗎?

不會,他們能感受到的只能是由於貪心、私欲被滿足後所激起的短暫喜悅,那種感覺只能是瞬間的,很快,他們的心又會被冷漠和新的痛苦所占據。他們的心長滿了老繭,正變為荒漠,逐步喪失對幸福、快樂、感激、滿足、悲憫等的感知能力。

這才是真正可悲的事。

善舉被譏諷,正反映了我們這個社會的蕓蕓眾生們,在打著追求快樂人生的旗號下,正淪為物欲的奴隸而不自知。他們自以為自己走在通往幸福的路上,孰不知卻是南轅北轍,物欲的滿足並沒有帶來快樂,卻是痛苦和麻煩離自己越來越近。

那位資助貧困學生的朋友曾說,每一次寄錢、每次收到大學生的回信,那種感覺真是不一樣,那種精神上的愉悅是難以描繪的。而且從此,自己的人生態度也發生了變化,有時和朋友吃飯,心裏總算一筆賬,自己的一頓飯錢是貧困大學生一個月的生活費啊,這類場合還是少應付些。自己對生活的知足度也大大降低了,很容易知足,所以很快樂。

我的這位朋友還說,在他的帶動下,一位同鄉也資助了一位貧困大學生。那位同鄉曾對他說,過去到歌廳找小姐,給小姐小費時的感覺,好像自己掉進了一個巨大的黑洞,心不由自主地向下墜落。而現在給貧困大學生寄錢,卻是另一種感覺,好像自己被陽光包圍著,心在一片陽光裏向上浮動著,那感覺真是美妙。

人心的墮落與超拔,在善念與邪念之間自己做出了選擇。

那些譏諷善舉的人的心已經明白無誤地墮落了,那些行善舉的人,正用自己的慈悲心超拔人世的痛苦。誰是智者,誰是愚人,一見自明。

幸福與快樂來源於哪裏?來源於我們的心裏,那是一種心靈的感受。對於幸福與快樂感受的獲得,現代人更多地依賴於物質的刺激,這種方式和飲鴆止渴沒有本質上的區別,不是獲得幸福與快樂的根本途徑。因為,物欲是一個泥沼,在這條路上走得越 楚A陷得越深,就像吸毒一樣,只起短暫的麻醉作用,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幸福與快樂的獲得應該著眼於心靈的建設,這是治本之舉。行善舉是心靈建設的最有力措施。可惜現在太多的人卻執迷不誤,還對善舉進行譏諷,實在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