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的榮民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古德明今年元旦,澳門葡京賭場老板何鴻Y黽滔愀劾羆緯稀⒐妗⒗鈁諄⒒粲⒍阮腋恢螅癜潯本┤儆忻褳廢危僖淮翁逑至酥泄膊扯源笞時炯業淖鴣紜Hツ炅攏泄猜≈匱胂愀廴爍熬┕采談氹攏敝芯兔揮幸蝗瞬皇且越鴝嘀?p>至於這些鉅富有沒有壟斷地產市場,要升鬥小民為了百尺蝸居把一輩子工作所得都獻給他們;有沒有以嫖賭勸世,教沈迷者家毀人亡,中共並不關心。中共的新中國和我們傳統中國真是截然不同。
我們傳統中國幾千年來最尊崇的是賢人。例如戰國初年,魏文侯乘車經過平民段幹木家門,憑著車軾行禮。仆人問為甚麼,他回答說:「段幹木蓋賢者也,吾安敢不軾(憑軾行禮)?……段幹木光乎德(有德行),寡人光乎地(有土地);段幹木富乎義,寡人富乎財。地不如德,財不如義。寡人當事(尊奉)之者也。」魏文侯因此贏得國人歌頌:「吾君好正,段幹木之敬;吾君好忠,段幹木之隆。」這歌聲傳遍天下,強秦知道魏文侯禮賢下士,按兵不敢進犯(《新序.雜事第五》)。
到了漢朝,武帝禦極不久,即「令郡國舉孝廉各一人」(《漢書.武帝紀》),從此歷朝都旌廉表孝。唐太宗就曾「賜孝義之家粟五斛」以勸天下(《新唐書.太宗皇帝本紀》)。直到清朝,行乞興辦義學的武訓生前獲「有司旌其勤」,死後也獲「祀孝義祠」(《清史稿.武訓傳》)。這類獎善例子歷來不可勝數。
但商人食民而肥更獲政府尊崇的,卻是寥寥可數。事實上,早在戰國時,為政者已有「重本(農)抑末(商)」思想;唐太宗甚至下令不許商人做官,以免他們「與賢者比肩立,同坐食」(《新唐書.曹確傳》)。那時候,為富不仁的商賈會遭朝廷白眼。
今天,一切都變了。「吾君好正,段幹木之敬」的民謠,變成香港人所謂「商人治港」,變成中共對地產大亨、賭場老板的優禮尊崇。
新中國最重要的畢竟不是孝廉,不是教育,而是權力、金錢。富商郭鶴年去年六月獲江澤民殷勤接待之後,回港就整頓他經營的《南華早報》,把批評中共的編輯林和立迫退,為中共治國方略下了一小註腳:義不如財。
(摘自蘋果日報)
發稿:2001年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