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艾滋病危機報告:艾滋病流行已成為中國的國家性災難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 |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
1981年6月,美國向全世界報道了第一例艾滋病病歷,這年年底,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初步統計,全世界的艾滋病病歷僅為152例,而全球的艾滋病感染者最多也不超過10萬。到了1996年7月,世界衛生組織在國際艾滋病大會上宣布,全世界艾滋病病人及病毒感染者已超過2180萬人,平均每天就有7000人感染上了艾滋病,短短15年,已經死於艾滋病的人數高達600萬人,僅當年死於艾滋病的人數便超過了120萬人。
2000年6月29日,在聯合國公開發表的一份長達135頁的報告中這樣寫道:全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已達3400多萬人,其中,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占2450萬人,南亞和東南亞地區占560萬人。而專家稱,上述數字僅僅是已經被證實了的數字,除此以外,據最保守的估計,世界最少還另有5000多萬人不知道自己已經感染了艾滋病。
據有關部門初步統計,到1999年底,我國累計報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7316例,其中,艾滋病患者647例,死亡356例。疫情涉及中國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主要在農村地區。專家估計,到1999年底,全國實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超過100萬,而作為那些促進艾滋病傳播的各類性病,近年來在我國一直呈快速增長趨勢,每年以年發病率上升20%-30%的速度增加。1999年,全國報告新發性病病例836655例,比1998年增長32%,是歷年報告病例最多的一年。據衛生部疫情漏報調查和專家估計,我國去年新發性病病例至少為400萬例,到2000年,我國艾滋病感染者有可能超過300萬。
2000年6月28日,中科院院士、艾滋病研究專家曾毅在中科院第十次院士大會學術報告會上大聲疾呼說:“假如我們不迅速采取有效措施,中國將成為世界上艾滋病感染人數最多的國家,艾滋病的流行將成為國家性災難。隨之而來的社會經濟損失可高達人民幣4600億元到7700億元,這個數字曾經讓中國有關領導人擔心,因為艾滋病一旦流行,會使我們改革開放以來辛勤建設的所有成果化為烏有。”
這天,曾毅院士在會上作了題為《艾滋病的流行趨勢、研究進展及遏制策略》的演講,這個令人不安的話題聽得座下觀眾鴉雀無聲。曾毅說,中國近年來艾滋病毒感染人數以每年相當快的速度增長,這說明中國已經進入了艾滋病的快速增長期。根據艾滋病在一個國家的流行規律,開始為傳入期和擴散期,一旦進入增長期,就會呈現感染加速度增長的趨勢,如果在這個階段防治措施不力,就會迅速進入泛濫期。所以,中國能用於遏制艾滋病的時間和機遇已經不多。但是中國對於艾滋病的流行控制卻非常滯後。目前,中國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存在三個嚴重不足:
一是對於艾滋病出現大流行的估計不足,二是對於艾滋病嚴重危害的認識不足,三是對於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投入不足。而這三個不足帶來的後果即是:廣泛深入的預防宣傳不夠,支持開展防治措施的政策不夠,開展有效幹預措施的力度和廣度不夠,科學研究的投入不夠。中國一些官員的觀念也是影響防治工作的一個癥結。有些地方對於本地的艾滋病發病情況欺瞞遮蓋,甚而對調查研究者持排斥態度。
曾毅院士舉了一個例子,和他一起進行艾滋病研究的某地方學者居然被停職停薪,其原因十分荒唐:地方官員認為,這位專家透露出該地艾滋病病情有損當地政府所謂政績、有損所謂黨的光輝形象、破壞所謂改革開放的大好局面。曾毅說,艾滋病雖然可怕,但是它畢竟是可以預防的,而且預防措施也是比較簡單的,希望中國各級領導能對艾滋病的防治有足夠的認識,出臺相關政策支持對艾滋病十分有效的措施。他強調,只有各級政府和各職能部門的重視並采取有力措施才是遏制艾滋病流行的關鍵。
發稿:2000年1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