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見仁見智 > 雜談隨筆

我看中醫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文/劉仙逸

初識中醫

我家住在醫院的職工宿舍裏,自小就聽大人講醫院裏那個中醫是家裏祖傳的,誰擅長小兒針灸,誰懂易理會算命……偶爾在醫院的中藥廠玩時,會碰上老中醫閑時讀醫書,書是線裝的,字是繁體的。他們的神情透著悠閑和自在,與眾不同。70年代初期,好象是因為農村裏要大量培訓赤腳醫生,一時中醫開始盛行,針灸和草藥是最不花錢,而行之有效的方法。家裏也因此有了長長的銀針、有各種草藥插圖的書以及布滿一個個穴位的小的人體和耳朵模型。這令兒時的我愛不釋手,卻不知其妙用。稍微長大一些,家裏的《本草綱目》被我讀了一遍又一遍,真想學會認那些草藥。還真從大人那裏學會了認識到處可見的車前草,還知道了用它熬成湯藥可以治痢疾。這大概算是我的中醫啟蒙教育了。對中醫的那份感情也就是這時開始生成的。

見識中醫治病則是我5、6歲時。有一次半夜時分,弟弟因為疝氣疼痛而哭鬧,吵醒了同住在一個天井下的鄰居,其中有一個好吸煙的王媽媽。不知是誰的主意,他們用王媽媽的煙去灸弟弟臍眼下的穴位,竟然讓弟弟停止了哭鬧。弟弟一覺睡到天明。這一幕深深地刻在我的記憶裏,抹也抹不掉。現在想起來,這是我第一次見證中醫不用打針、吃藥,僅用一根煙就能治病的實例。

後來,我上了醫學院,學的卻不是中醫,而是西醫。但是有一門是中醫必修課,這也滿足了我的願望:知道更多一點中醫知識。我沒做醫生前,倒是體會了作病人的痛苦與無奈,同時也體會到這中、西醫的不同之處。

大學2、3年級時,不知什麼原因,我感覺到右下肋疼痛,根據我自己的那點感覺和醫學知識,我覺得只有中醫才能看好。我去了附屬醫院的中醫科,大夫醫術不錯,雙手同時會把脈,開了幾付小柴胡湯的中藥。藥到病除。經我查證小柴胡湯有治肝氣郁結的功效。我對中醫的信心也就是那時建立的。

一次,我開始腹瀉,吃了不少抗生素和其它的西藥也不管用,副作用還大。我去看校醫,校醫一聽是腹瀉,問也沒問,順手就開了一盒中成藥--藿香正氣丸。這一吃可了不得,從此以後,我的整個胃腸功能紊亂。這藥可把我吃壞了。待我查明了藿香正氣丸多用於治感冒引起的腹瀉時,我明白了,這中藥可不是亂吃的。一個好中醫,在病人來後,經過望、聞、問、切,知道病人的病是在皮毛還是臟腑,才開出對癥治病的藥。這中藥也是學問大得很,一付藥可是有君、臣、佐、使的,哪一份藥入哪一經,哪一脈,可來不得半點馬虎。而那校醫哪裏料到因為他的醫術不精,讓一個本可以用中醫調理好的疾病,變得復雜難治。好在我的病不至於誤了我的性命,但留下的胃腸功能紊亂,卻也讓我不舒服了十幾年,直到我煉了法輪功才好。這件事並沒有讓我對中醫產生厭惡的情緒,反而讓我感到它的辯證施治的合理性。盡管疾病的癥狀是一樣的,可原因卻不一樣,用藥也就有區別,不能千篇一律地用同一種藥去治。

經歷了這做病人的滋味,我開始進入臨床課的學習。學習了中醫理論後,才知道這中醫的淵源之深、之博大。中醫理論之圓融,讓我感到似乎沒有一種病不能被它辯證施治的。但同時,盡管我能用陰陽五行中醫理論頭頭是道地分析病例,卻還是感到無從入手、力不從心,把握不到它的精髓之處。當時,我也沒有想去深究為什麼,但這些經歷告訴我,中醫治病有它獨到的地方,而且不是每一個人都能作中醫的,想要作個好中醫不是一件易事,可是應該能做得到,因為歷史上有那麼多有名的中醫。那麼到底突破點在那裏呢?

獨特的中醫

從醫學院畢業後,我沒有進入臨床工作,而是去從事醫學基礎研究。這看起來是離中醫越來越遠,不會再有機會去接觸和思考它。但當我臨出國時,卻沒有忘了去買了關於針灸和按摩的中醫教科書,想著以後會派上用場。到了美國後,發現針灸已逐漸被美國人所接受,已有人嘗試用核磁共振來驗證穴位的真實存在。這項研究也不由得讓我再次開始了對中醫的思索。為什麼存在了上千年,治好了數不清的病人的針灸卻不被現代醫學完全接受,而需要得到現代科學眼見為實的實驗肯定才讓人覺得它的真實存在?是什麼罩在人的眼睛上,讓人置幾千年的事實而不顧?是我們人自身出了問題嗎?

直到我讀了《轉法輪》後,這些問題迎刃而解。中醫所走的是與現代醫學絕然不同的路。由於現代人在道德上的衰落和思想上的復雜,已不能真正去認識中醫的精髓之處,而是只註重經驗的摸索和手法的運用。古老中醫的獨到在於它並不是把人作為一個孤立的個體看待,而是把他與天與地與周圍的環境統一起來看,也就是“天人合一”。在這樣的理念下,古老的中醫對病的認識和治療手段就完全不同於現代學。再看古代名醫,象先秦時的扁鵲、三國時的董奉和華佗、唐代的孫思邈等等都具特異功能,是修道之人。修煉人修到一定的境界,有的可以看到另外空間,因此,人體穴位的存在並不是空穴來風,而是修煉人親眼看見,而畫下來的。對於如今不相信修煉,只信現代科學的人來說,這些象是天方夜譚。不是中醫不行了,而是人不行了,認識不到中醫的精髓所在,才使得中醫蒙塵。

古人作人講究的是個“德”。判斷一個人好壞也是以德為標準,對於一個治病救人的醫者來說,更是要求甚高。開中醫“望、聞、問、切”四診先河,被譽為中醫脈學“祖師爺”的先秦名醫扁鵲的醫術就是由神人所傳。當時有個叫長桑君的旅客因知道扁鵲與眾不同,就在扁鵲開的客棧住了十余年,也觀察扁鵲之為人十余年,最後才決定傳醫術給扁鵲。首先長桑君讓扁鵲服了一種藥,然後將所有的秘方書籍授與扁鵲。服藥三十天後,扁鵲就具有了隔墻看物,透視人體的特異功能。從此,扁鵲開始行醫。《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中有一樁著名的醫案“扁鵲三勸齊桓侯”。扁鵲運用透視人體的特異功能,看到了齊桓侯的腠理和臟腑,看到了在疾病的不同階段在腠理和臟腑的表現。如果沒有長桑君,扁鵲何來這種特異功能,他又如何能在只看了齊桓侯一眼,就能知道他病之所在。扁鵲後來名聞天下。他不僅醫術高明,還為民眾著想。他過越國都城邯鄲時,聞知當地人尊重婦女,即為“帶下醫”( 婦科醫生) ;過東周都城洛陽時,聽說周人敬愛老人,即為“耳目痹醫”( 五官科醫生) ;進入秦國首都鹹陽,聽說秦人喜愛兒童,即為“小兒醫”( 兒科醫生) ,隨俗為變。千百年來,扁鵲高超的醫術和醫德為後人所敬仰,被譽為“神醫”。

三國時,與南陽的張仲景、譙郡的華佗齊名,並稱“建安三神醫”的董奉,不僅修道,最後還得道成仙。董奉在人間住了三百多年才仙去,走的時候,他的容貌仍象三十多歲的人。在《神仙傳》中有他治 病救人的不同尋常的事跡,其中最為後人稱道的是中國古老中醫的兩大經典典故之一“杏林春暖”的故事。

董奉住在山裏不種田,天天給人治病卻不收取分文。但是,他有一個要求,經他治好的重病患者,要栽五棵杏樹,病輕的,則栽一棵。許多年後,他治愈了成千上萬的病人,種下的杏樹達到了十萬多株,郁然成林。他讓山中百禽群獸在杏林中嬉戲,替他掌管杏林。後來,杏樹開始結果了。每到杏子熟時,他就在杏林裏蓋一間倉房,並告訴人們:“欲買杏者,無須奉告,但將一升谷子留下,自取一容器的杏子就行了。”常常有人用很少的谷物換取更多的杏,這時杏林裏的一群老虎就會吼叫著追過來,由於驚嚇,這些貪心的人就急忙逃命,罐裏的杏子因此會掉出不少。到家時,一量剩下的杏總是正好和送去的谷物一樣多。對偷杏的人,老虎就一直追到偷杏人的家中把他咬死,死者家的人知道一定是偷了杏,就原封不動地把杏奉還給董奉,並磕頭謝罪,董奉就讓死者復活。董奉每年把賣杏換來的糧食全部用來賑濟貧困人和旅途盤纏不足的求醫人。一年就有兩萬斛糧食象這樣被送了出去,他的杏林賑救了無數生命。

後人即以“杏林春暖”,“譽滿杏林”來贊頌良醫美德。

要想在世間作一個良醫,並不易。唐代名醫孫思邈在古稀之年撰寫《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時,在《備急千金方》開篇著有“大醫習業”和“大醫精誠”。強調作為一個醫者所應具有的醫德和醫術。“大醫精誠”則成為後世醫者必須遵循的醫德誓言。

孫思邈還談到作為一個“大醫”須涉獵群書的重要性。他說:“若不讀五經,不知有仁義之道;不讀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讀諸子,睹事則不能默而識之;不讀內經,則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不讀莊老,不能任真體運,則吉兇拘忌,觸塗而生。”如果還能懂得“五行休王,七耀天文”,那麼“於醫道無所滯礙,盡善盡美矣。”

再看如今的中醫,又有幾人做得到孫思邈在千年前就為醫者所設下的規矩。中醫是能治好病的,只是人不行了,這病才難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