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見仁見智 > 雜談隨筆

“七夕”節話語(圖)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文/源泉

牛郎織女鵲橋會

牛郎織女鵲橋會


時光荏苒,世易時移,在鋼筋水泥逐步吞噬綠樹草地、大夥兒都願意坐飛機去原生態農場自由體驗的今天,人們才開始意識到也許古人的生活並不像我們原先想像的那麼糟糕。

古時候沒有空調和電扇,更沒有現在這樣的戶型和防盜門,一到夏天晚上,街坊鄰居們便會拿著蒲扇扛著板凳到外面三三兩兩地聚集,看星星,侃大山,講故事,輕松自在,那是我們現代人再也體會不到的歡快融洽。

黃歷七月初七,傳說是牛郎星與織女星在天河一年一度相會的日子。這則生動的神話在中國流傳了數千年,這一天就衍生成為後世的“七夕節”,並流傳於海外,成為東方傳統習俗的一部分,幾千年來盛行不衰。

祭祀飲食

最早,七夕節是帝王宮廷祭祀牽牛星和織女星的日子,到了漢代,七夕節開始在民間盛行,而主旨其實還是祭神祈願,幾乎全世界的古代人都認為在節日裏用虔心制作的特色食品來敬神,會給全家帶來好運。而七夕節最出名的特色食物就是“巧果”,一種揉合了蜜糖的油炸面團,有著千變萬化的形制與圖案;此外還有雕刻成各式吉祥圖案的瓜果,稱為“花瓜”。

唐朝時七夕節民俗傳入朝鮮與日本,分別形成了各具民族特色的七夕食品,如蒸片米糕、麥煎餅、南瓜煎餅、各式黏米小點心等等,因為廣受人們喜愛,所以這些日韓傳統糕點現已成為日常點心,在超市裏到處可以看到。

曬書拜魁星

七月七日,又是傳說中的魁星生日,魁星是主宰文運之神,所以很受讀書人崇敬,特別是準備參考科考的學子們,都會在這天來祭拜魁星,祈請他保佑自己考運亨通。所以在普遍崇尚道德教化的中國古代,七夕節又是全社會的“文化節”。

唐朝時又將七月七日定為“曬書節”,到了這一天,上上下下、家家戶戶都會將家中的藏書拿出來,在院子裏曬一曬,在除黴清蛀的同時,也希望能沾一沾魁星帶來的仙氣。其實從節氣來看,這段時間剛好是在夏季陰雨季節之後,農田秋收之前,正是曬書的好時候。當然, 如果那天下雨,一般就要把曬書的日子往後順延了。

承接聖水

七夕在古代一直是個喜慶的節日,許多節日都重疊在這一天,特別是在傳統的數術文化中,認為這一天是一年中的一個特殊的日子,七月初七清晨取得的露水被稱為“雙七水”,認為其具備神奇的功效。

在浙江、湖南等地方,婦女們保持著在這一天裏接露水、洗頭發的習俗,認為這樣可以讓人長保青春美麗。在廣西一帶,人們在七夕節清晨也要去河邊取水,封存在甕器裏,認為服之可以辟邪延年。傳說中更有一個以松柏為主材的秘方,這種神奇的藥丸必須以七月初七的露水調配制成,服之可益壽延年。所以七夕節在古代,又是一個承露配藥的好日子。

“七夕聖水”真的有沒有這樣神?中醫中的許多奧秘至今沒能解開,但近年來的“意識--水結晶”實驗似乎已經證實了良性意願可以調節、改善身心狀態的傳統說法。

賦詩填詞

在這個追思懷古的節日裏,少不了詩人登場。從古至今,詩人留下的詠懷七夕的詩詞不下數百篇,早在《詩經》中就提到了古老的牽牛、織女星傳說;在東漢時期有無名氏留下了清麗脫俗的傳世詩句“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而在群星璀璨的唐宋時期,更是留下了許多許多歌詠七夕的傳世佳作,僅以“七夕”為題的傳世唐詩就有許多;到了宋代,秦少遊的一闕〈鵲橋仙〉詞,更是被後人奉為經典傳唱至今:“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今天,工業文明改變了我們的生存環境,電子數碼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習慣,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裏,年少過節時的那份真淳與歡樂似乎已經離我們很遙遠了,卻時常以一種根的意識,在不經意的剎那間再度湧現到我們的腦海裏,永難忘懷。

不管怎樣,聚餐、甜點、海邊、星空……今年七夕,你也可以計劃著與全家過一個與眾不同的“七夕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