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炼文化世界回眸再现辉煌
道德升华缘归大法病祛身轻佛光普照今日神话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时空中外预言科学新见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恶扬善曝光邪恶慈悲为怀
人生百态 社会乱象红朝谎言华夏浩劫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天怒人怨因缘启示
深思明鉴心明眼亮信仰漫谈杂谈随笔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启示诗文乐画
国际声援天地正气良知永存紧急救援
主页 > 五千文明 > 敬天重德

古代家训名篇:《朱子治家格言》(图)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中国人自古注重庭训家教,曾子杀猪教子、孟母三迁等故事至今在老百姓中耳熟能详。历史上的名臣大儒如宋朝的司马光、欧阳修、朱熹;明朝的王夫之及清朝的郑板桥、曾国藩、朱柏庐等等,都留有家训。在这些历朝历代的著名家训家规中,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义、礼义廉耻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文化与美德,被不厌其烦的叮咛后世子孙。

“重德修身”是各家家训的核心内容。《朱子治家格言》是清初知名理学家、教育家朱柏庐所著,通篇意在劝人要勤俭持家安分守己。中国几千年形成的道德教育思想,以名言警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可以口头传训,也可以写成对联条幅挂在大门、厅堂和居室,作为治理家庭和教育子女的座右铭。因此,很为官宦、士绅和书香门第乐道。自问世以来流传甚广,被历代士大夫尊为“治家之经”,清至民国年间一度成为童蒙必读课本之一。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简约,宴客切勿流连。

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胜珍馐。
勿营华屋,勿谋良田。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简朴,教子要有义方。
勿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

见穷苦亲邻,须多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重赀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嫁女择嘉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做骄态者,贱莫甚。

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牲禽。
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堕自甘,家道难成。

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施惠勿念,受恩莫忘。
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嫉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
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安分守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