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道则进 非道则退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清朝年间,有一位读书人到省上去参加考试。文章写得自己很满意,所以就在省上等着发榜。有一天,他偶然到一座寺庙去游玩。寺院的房檐下有一个看相谋生的人。读书人上前请问,看相的说:「你的骨相寒薄清苦,就算你有班固、司马迁那么好的才学,文章写得比韩愈、欧阳修的还好,也很难成名。」这位读书人不相信,榜发出来,果然没有考上。
他又去向看相的请问这一生的命运。看相的人说:「凭你的骨相,怎么敢给你说什么好话呢?不过,与其迫切求取功名,不如花点大气力积阴德。这样也许可以改变你的命运。」
读书人在回家的路上,自言自语地说:「我的确很贫穷,周济别人,做好事,又怎么办得到呢?」这样翻来覆去地犹豫不决,很多天都拿不定主意。
一天突然想到:「我平时曾到一些学馆去教书,看见那些做老师的常常误人子弟,罪过最大。我从今天起,用心研究教学的道理,通过这种方式来积德,也差不多吧!」
三年以后,他又去参加考试。他到寺院中去寻找看相的人,那人还在那里。行礼之后,看相的人说:「先生精神饱满,光彩照人,这次考试,考上是毫无疑问的。」发榜时,果然榜上有名。
这位读书人去庙里感谢看相的,并问道:「为什么过去谢绝我那么严峻,现在又这么准确地给我预测?」看相的人说:「我记不起了。」读书人把前次的事仔细说了一遍。看相的人说:「你的外形和骨相全部都变换了。用心于教学事业,这不是阴德是什么呢?以后的福德还大得很呢!」
由此可见德行才是一个人幸福的最终来源,命运的好坏皆是自做自受。凡顺乎天理合乎人心之事,就应去身体力行;凡逆乎天理违背人心之事,就应该警觉不做,在善与恶、正与邪这些原则性问题面前,做出正义的、明智的选择,才能得到源远流长的福报。
(据《太上感应篇例证》)
发稿:2014年8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