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点重重的“北京网吧火灾”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新生6月20日讯】包括新华社在内,数个网站都报导了北京时间6月16日凌晨2时40分在北京海淀区一间网吧发生的大火。火灾死亡24人,17人受伤。几个小时之后、16日(星期日)上午,被北京市民评价为“懒、散、软、疲、吹”的北京市委召开会议,一反常态地迅速做出北京2400个网吧立即停业整顿的决定。
据人民网报导,火灾发生后,北京市公安局立即成立专案组,对火灾现场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勘查,确定起火部位的残留物中含有汽油成份,综合现场勘查和技术鉴定结果,专案组认定这起火灾系人为纵火。
据侦查了解,案发前6月15日23时许,有两名男孩在火灾现场附近的加油站买了1.81升汽油。根据线索,专案组部署警力立即查找这两名男孩,6月18日15时许,民警在海淀区展春园附近,将两名涉嫌纵火的男孩抓获。
据北京市公安局新闻发言人张策介绍,纵火嫌疑人张某、男、13岁,宋某、男、14岁,二人系北京市某初中学生,且均因父母离异后缺少家庭管教经常逃学。近半年来,二人一直居住在海淀区展春园宋某家一间房屋内。二人交代,他们经常去网吧玩,两周前在“蓝极速”网吧与服务员发生纠纷,于是起意报复,遂购买汽油纵火。他们对这一事实供认不讳。
到此为止,这一纵火案似乎已圆满侦破。然而,仔细推敲,却发现整个事件疑点重重,该事件的后效应又让人瞠目结舌。
1、网吧凌晨起火,北京市委为何在公安局还没有追查凶手和肇事的原因情况下,就急于做出了停业整顿所有网吧的决定呢?
北京市政府在事发后召开紧急会议,市长刘淇当天宣布,从16日起,所有的“网吧”都停业,有关部门对“网吧”也不再审批发证。今后在北京不鼓励发展“网吧”,而且在整顿期间,中共文化、公安、工商等部门要重新修改有关网吧的管理法规。
看来市长刘淇对火灾原因并不重视,他要求立竿见影的是「不再审批发证」「不再鼓励发展“网吧”」,他围绕的主题是「消灭」网吧而不是杜绝火灾。
2、对于造成烧死24个人,烧伤十几人的特大火灾的凶手,不知为何,公安局却不肯公布他俩的名字,只用「张某」、「宋某」来代替。人民网报导说,「二人系北京市某初中学生」「一直居住在海淀区展春园宋某家一间房屋内」,如此之多的「某」让人疑虑重重。这人命关天的大案证据是否确凿?
这让人想起「炭疽病菌」邮件,当时外交部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这个邮件是从某国寄给中国某城市的美国某公司的某个中国职员,此话一出,令在场的国内外记者窃笑不已。这次网吧纵火案中“某”字又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人们不禁要问,中国的法律有无可信性?
3、报道称,张、宋二人两周前在网吧与服务员发生纠纷,于是起意报复,遂购买汽油纵火。报复谁呢?“蓝极速”网吧?服务员?还是去上网的人?既然是和服务员发生纠纷,那么起意报复的应该是那个服务员,那么6月15日凌晨,那个服务员在吗?烧死了没有?
4、既然报复的是网吧,为何大门从外面反锁,不让里面所有的人逃生?
5、大门从外面反锁的事实,为何官方媒体都避开不谈?
6、一次火灾带来的后效应是关闭全国所有的网吧!这个火灾是偶然的吗?这不值得人深思吗?
BBC报导:「中国经常发生严重的火灾,而火灾的原因往往归咎于缺乏安全防火措施。」以前确实是屡发火灾屡检讨、屡检讨屡发火灾,可从没有发生过哪里发生火灾就把哪种部门取消掉:一架飞机掉下来没有取消所有的航空公司;一个电影院失火没有取消所有的电影院;一个酒店倒塌没有把所有的酒店关门;怎么就网吧那么不对领导人的心思呢?
题外话:江绵恒研究小组的屏蔽网络方法不能有效地封锁住海外的消息,这一直是中共最头痛的事,看样子停业整顿所有网吧,是目前所能想出来的最好办法了。
近来大陆有太多敏感的问题引起所有人民的注意,一是江泽民出访,中共向冰岛政府提供了法轮功学员的黑名单,并且向冰岛施压,结果导致三千冰岛民众上街示威游行,最后以江泽民提前逃离冰岛去立陶宛而结束。二是世界杯足球赛,江下令,在此期间,地方党委、武警、公安要做好部署,防备因中国国家足球队的胜利,人民借庆祝发泄而演变成反对政府,影响政局的不可收拾的局面。现在通过网吧从国外进来的真实消息实在是太多了,条条消息都是对江泽民集团不利的,怎么办呢?只有一条路就是不让老百姓知道!
发稿:2002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