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长城」备忘录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 |
近年来,北京周边地区的自然生态、大气气候越来越恶劣。有环保人士忧心冲冲地推测,用不了多久,或许几十年一百年后,北京市可能成为滚滚沙海中的一小块绿洲!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与怀柔县沙区的直线距离只剩下五十公里,现在就靠西北面的那座军都山抵挡着漫天黄沙。黄沙漫过军都山、进入北京郊区草原只是时间问题。
急功近利,举措疯狂
针对国际舆论批评北京自然环境条件恶劣、环保意识差劲,北京为争取2008年的奥运主办权,而提出了「环保奥运」、「绿色奥运」的口号。为了实践这「绿色奥运」,不是到沙源区的张家口坝上地区去植树种草,根治沙源,而是急功近利,做足专给洋人看的「面子功夫」:把环北京近郊一圈(据说达数公里的宽度)的农地、农舍,无分菜地、果园、鸡场、马圈、猪舍、鱼池、四合院等等,不分青红皂白,统统以巨型推土机推平,去种树种草,去种成环北京城区的「绿化带」!那些祖祖辈辈与上地为伍,靠种粮、种菜、养鸡、养鸭为生的郊区农民,则奉命搬进政府「补价」给他们的高层公寓楼,上不巴天、下不着地的苦况,可想而知了。
古今中外,哪一国、哪一朝可以有此「豪举、政绩」?只有咱江泽民主席这一朝做到了。
更甚的是,郊区青年农民因谖骂政府反动、不顾老百姓死活、比法西斯还坏,而被冠以「破坏申奥」、「抵讥环保奥运」罪名,关进大牢。
北京沙尘暴小档案
升斗小民的身家性命,子取予夺,何足挂齿。我们还是来谈北京地区的恶劣天气、糟糕的环境吧。
俗话说谈虎色变。如今北京居民却是谈沙尘暴色变。什是沙尘暴?
沙尘暴,又称黑风暴,在土地植被遭受严重破坏的前提下,细小颗粒物质易于在风的吹扬下被搬运到其它地方,从而造成空气能见度急剧降低的灾难性天气。北方地区春、夏季容易发生。沙尘暴的发生频率及沙尘量,与气候条件(如干燥少雨)和植被覆盖密切相关,是土地大面积荒漠化的表徵。
据气象部门统计,首都北京地区沙尘暴发生率呈逐年大幅上升趋势,以十年为一时段计:
五O年代共发生五次;
六O年代共发生八次;
七O年代共发生十三次;
八O年代共发生十四次:
九O年代共发生二十三次;
二OOO年春,沙尘暴频频横扫华北大地。截止该年四月二十四日止,仅4个月就已历经八次沙尘暴,飞沙走石,天昏地暗,日月无光。非但北京地区居民叫苦不迭,甚至远在上千公里之外的长江下游的南京市,也不时纷纷扬扬,漫天漫地撒下一层黄尘,还下过一次罕见的「泥雨」。其范围之广,为害之烈,可想而知。
大西北沙尘暴小档案
一、一九七九年,塔里木盆地在四至六月先后刮了三场沙尘暴,其中一次仅在慰犁县三天之内平均每平方公里降尘二点五六万吨!
二、一九九三年五月五日发生在西北地区的强沙尘暴,视为「百年经典」。它使兰新铁路中断三十一个小时,兰州机场关闭两天,敦煌机场关闭七天。四十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四个省区七十二个县(旗),一千二百万居民受到袭击,八十五人死亡,二百六十四人受伤,三十一人失踪。死亡或丢失牲畜十二万头(只),受伤牲畜七十三万头(只),受灾农作物三十七万公顷,受灾果园二万多公顷,刮断电线、电缆杆六千零二十一根,沙埋渠道二千公里,毁坏房屋四千四百一十二间,直接经济损失五点四亿元。
三、一九九五年五月十五日,甘肃省一场特大沙尘暴降尘量高达一千二百四十三万吨,相当于省内最大的水泥厂十五年的产量总合。
四、一九九八年四月,西北十二个地、州遭受沙尘暴袭击,四十六万一千多亩农作物受灾,十一万一千头牲畜死亡,一百五十六万居民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八亿元。
「沙漠化中国」小档案
五O年代至六O年代,沙漠化土地每年扩展一千五百六十平方公里,二十年共计有三万一千二百四十平方公里土地成为沙漠;
七O年代至八O年代,沙化土地每年扩展二千一百平方公里,二十年共计有四万二千平方公里土地沦为沙漠;
九O年代,沙化土地每年扩展二千四百六十平方公里,十年期间共有二万四千六百平方公里土地沦为沙漠!
我们从小就被告知,中国幅员辽阔,包括了那些大沙漠。问题在于自新中国成立五十二年来,我中华民族十三亿人口赖以安身立命的「一亩两分田」,正年年月月被沙漠侵吞,速度之快,来势之猛,出乎人们的想象。
目前,我国共有二千四百多个县(旗)级行政单位。若以每县平均面积一千一百平方公里计,那么,现在我国每年起码有两个县变成沙漠。新中国五十二年计有十万平方公里的山林耕地被沙漠侵吞,也就是说,有近百个县被沙漠化了。
有人预言,照此下去,少则一百年,多则两百年,整个中国将沦为全世界最大的沙漠!情况将比非洲的苏丹、利比亚、阿尔及利亚更惨。
华国锋与「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
一九七七年,一位名叫官重尧的年老高级工程师,给当时的党中央主席华国锋写下一封长信,痛陈我国北方地区风沙危害、水上流失的严重情况,呼吁在东北、华北、西北的「三北地区」,营造一条东起黑龙江、西至新疆的防护林带!
华国锋毕竟是位抓农业出身的干部,懂得耕地的宝贵,读了老高工官重尧的信,即感到这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事业。在责成林业部门就此作出专题调查,进行可行性论证后,一九七八年八月五日,林业部门拟出「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方案」,不久获得国务院批准。一九七八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宣布正式启动。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的具体内容是:从一九七八年起至二O五O年止,定河、汾河、渭水、姚河、布尔汗达山、喀喇昆仑山,东西长四千四百八十公里,南北宽五百六十--一千四百公里,包括新疆、甘肃、青海、宁夏、陕西、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内蒙、辽宁、吉林、黑笼江十三个省市自治区的五百五十一个县。土地总面积达四百零六万九千平方公里,占到整个国土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二点四。共需植树造林三千五百六十万公顷。
邓小平对三北工程无兴趣
中国有句成语叫做「人亡政息」,意指一旦某位政治人物去世或下台,他所推行的政策、政务也就随之死亡。
邓小平复出,要建立自己的丰功伟业:一是开办经济特区以及「广东、福建两省先走一步」,二是全力鼓励长江三峡工程全面开工上马。
胡、赵重新规划三北工程
所幸的是邓小平的左、右两臂--党总书记胡耀邦和国务院总理赵紫阳两人的头脑还较为清醒,他们没有把「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丢给打入冷宫的华国锋,而确认这是一项事关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活命工程」,不下大力抓不得了。
一九八八年「三北工程」进入第二期:鉴于一期工程决策匆忙,规划粗糙,但已经取得良好的舆论效应和社会认同,需要制订出一个科学、理性的新规划,来推动整个工程稳健有序地进行。
为此,赵紫阳主持了多次国务会议,指示由林业部一位副部长牵头,成立了-个新的跨部会规划小组,来重新制订出一个长达七十三年(一九七八--二O五○,包括已过去的九年)的大规模植树种草、绿化三北、根治风沙计划。
生不逢时 三峡取代三北
新的「三北工程规划」却生不逢时。一九八七年一月,全力支持它的党总书记胡耀邦被迫辞职。一九八九年夏天,当它得以完成,呈交党中央、国务院审批之日,又遇上了「天安门广场风波」,三十万大兵进京,党总书记赵紫阳被迫下台并遭到软禁。戒严有功的总理李鹏对在中国北方那么广阔的区域内植树、种草、治沙没有兴趣,他的水电部长出身的背景决定了他的选向:无视专家学者们强大的反对声浪,强力推动长江三峡工程开工,去建造世界上最雄伟的大坝和最大的水电站。然而,由此造成的自然生态的大破坏我们至今还无法估量。
八九年「六四」后荣升党总书记、国家主席、军委主席三项最高职务的江泽民,更是对这个由华国锋启动、胡耀邦和赵紫阳勉力推行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不屑一顾。
有心西部开发,无意三北种树
在「中国特色」的国情下,政治领袖欲不朽,千古留名,一是要在理论上有所建树,二是要建设一两处丰碑式全国性超级工程。
江泽民适时提出了「三个代表思想」,以及“历史丰碑”式的「西部大开发」。试想,在自然环境已恶化到严重地步的西部再进行资源掠夺式的开发,势必造成环境的污染,地下水严重匮乏,这将进一步加速大西北的自然灾害。
一位退休教授说了一段颇有见地的牢骚话:在大西北打一口油井,半年几个月可以喷油、气,不就拿到了一把把白花花的银子?可在漠上种一片树看看?十年八年都难以成林!这种默默无闻、造福子孙的事,如今谁还会去干?一个索取,一个给予,风马牛不相及。
后记
一九七八年至今,二十二年过去了,「三北工程」虽然没有被宣布废止,却也已经进入半死不活的吊气阶段。
回想「三北」一期工程期间(一九七八至一九八六),国家计委每年的资金投入仅为三千万元,但由于工程所在的各省区地方政府及农民的积极性都很高,以植树种草为荣、为当务之急,因而整体效果显著。
进入九O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全社会进入急功近利的「淘金热潮」,谁还有心思到大漠中去植树种草,默默无闻地去培植一片绿荫?
首先是国家的资金投入,少到近乎尖酸刻薄程度。二十二年来,在「三北防护林工程」的总投入为十三亿元人民币!这岂不是在东起黑龙江宾县、西王新疆乌孜别里山口的占我国百分之四十二的国上面积上撒了一把胡椒面?
然而在这期间,「三北工程」共植树造林三亿多亩(此为理论数字,成活率不足百分之十),平均下来,每亩仅获国家资金三至四元!三、四元钱绝不可能在沙漠中植树一亩。其它的资金从哪里来?原来各级地方政府的配套资金达三十亿左右,加上来自国外的无偿贷款或低息贷款九个亿!
还有广大农民的无私奉献。二十二年来,各地农民义务投工三十亿个。农民的投入已达三百亿人民币。
从以上简单的数据可以看出,今天「三北防护林工程」陷入不死不活状况的结症在哪儿了。问题的根子在江泽民政府。可以花十亿人民币去买一架豪华专用飞机,花数十亿人民币去造国家大剧院,却只肯每年花费三、四千万元人民币去「维持」国脉所系的「三北防护林工程」!
发稿:2001年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