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时代 纯真不在----误导是非美丑恐怖玩具吓煞人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新生11月20日讯】广州日报报道,血流满面的骷髅头面具、黑暗中会发光的人体骨架、凉冰冰软绵绵的仿真毒蛇、半截耷拉着的手臂……这些成年人看一眼尚惊悚不已的丑怪恐怖玩具,如今已经流传到广东各地的孩子们中间,这种玩法将会产生怎么样的后果,本报记者分兵几路专门进行了这方面的采访。吓坏学生妹生日晚会留恶梦
昨日(11.16),东莞初二学生罗洁的妈妈告诉记者,罗洁上周过13岁生日时,同班的一位男同学说要送她一份令她“惊喜”的礼物,然而这份“惊喜”却让她连续“做了几天的恶梦。”
昨日,罗洁的妈妈将那个在夜色里有荧光效果的骷髅面具拿给记者看,只见这个面具的下边还连着一根橡皮管,用手捏几下,骷髅的脸上就会喷出类似鲜血一样的液状物。罗妈妈说,同学送女儿礼物时,正是房里关了灯吹灭了蜡烛,这个调皮的男同学将恐怖面具戴在脸上,猛地凑到罗洁面前,罗洁顿时吓得尖叫,脸色惨白。虽然后来罗洁慢慢平静下来,但生日PARTY还是不欢而散,惹祸的男生说,看班上女生平日胆小,本来只是想和她们开个玩笑,没想到害了同学。
像罗洁这样被“丑怪”玩具吓坏的并非特例,目前不少学生都有过类似中招的经历。一些人被突如其来的恐怖玩具吓过之后,胆子更小,甚至不敢走夜路,经常做恶梦……
满街流行今年最新恐怖玩具
近日,记者特意在东莞一些学校附近的精品店去转转,发现几乎每一个店里都有类似骷髅面具、巫婆、鬼棒等等的“鬼怪”、“丑怪”玩具。这些“鬼怪”形象恐怖,有的白骨骷髅头龇牙咧嘴,口里和手上都鲜血淋漓,面目十分狰狞;有的还配合电动,能冷不防地向你袭击,口里并发出一些怪叫或令人恐怖的狞笑。还有一些精美的小盒子、小房子,上面写着温馨的字句,如“送给你一份惊喜”,但只要你一打开,就会从里面突然跳出一只“老鼠”趴在你手上……这些玩具大都标价在十几元到三十几元不等。
记者昨天在深圳东门步行街,也看到了那些据说是今年最“时尚”最好卖的恐怖玩具。
两岁孩子一见怪物就哭
只见东门步行街月名楼内一家没有在显眼地方挂上营业执照的无名玩具店,内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恐怖玩具,有碧绿蜿蜒的长蛇,软绵绵的骷髅尸骨,怪诞凶恶的魔鬼面具,不时传来阵阵怪叫。记者问货是哪里出产的,店员小姐支吾了半天,最后答非所问地说是要出口美国的。
这时,一对香港来的夫妇来挑选玩具,说要找一款最吓人的。店员推荐了一个能套在头上的白脸骷髅头面具,顶上连着一根长管,下面是一包红墨水,一挤,白脸上立刻爬满了鲜血,甚为恶心。一打听,原来是要买给8岁的儿子,记者问这样不会吓坏孩子吗?爸妈俩都异口同声地说越恐怖越恶心的玩具儿子越喜欢,连老鼠、蟑螂、苍蝇、蜘蛛什么都不怕。
记者在汕头一小店里呆了约半个小时,期间顾客络绎不绝,不时还走进三三两两中小学生来挑选玩具。三位从福建来的游客一下子就买了六个鬼面具,说是要带回单位搞活动时用。问会不会拿给小孩玩,他们都连说不会怕吓着孩子。一对年轻夫妇拉着一约两岁大的小孩从店门前经过,妈妈问孩子怕不怕,小孩立即扭过头去,差点哭了出来。
老板赚了钱还说是锻炼孩子
在汕头市区一家标着“整蛊专家”的玩具店里,摆挂着十数种“整蛊”玩具。老板还热切地一一介绍它们各自的“玩法”。这些玩具大多配有标明“玩法”的说明,极尽“恐吓”之能事,大白天的看着老板一一演示,也不免直起鸡皮疙瘩,何况夜间,何况孩童。听老板讲,这些价格从几元至几十元不等的玩具销路挺好的,前阵子“万圣节”时就卖出好多,买者大多是年轻人。记者问这东西若是给小孩子看到,岂不是要被吓坏。老板说不会,对他们还是个锻炼呢。
又讯 广州日报《恐怖玩具吓出恶梦》围绕孩子身心健康的话题,引起读者的广泛关注。本报记者昨天特地走访了有关专家和商家及管理部门,他们的说法也许会给社会、给人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盒子一打开,呼哧蹿出的怪鼠定让你"惊"过头"喜"不了
恐怖玩具扭曲儿童心灵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儿科主任林医生认为,丑怪恐怖玩具肯定会给儿童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她就曾接触过这样一个病例:前不久,一个10岁的女孩因看“僵尸”电影,夜里睡不安宁,总是惊叫“鬼来了”,白天两手也不住地抖,最后学都不能去上了。后来采用暗示疗法,病情才得以缓解。
心理门诊王医师说,儿童心理脆弱、意识模糊,易受外界刺激,轻者引起不能安睡、精神不能集中等症状,重者会引发神经衰弱,导致理解力、记忆力下降甚至行为异常,严重影响儿童的成长发育。
丑怪玩具造成意识“弱智”
东莞心理高级技能咨询郝医师对记者说,喜欢玩“丑怪”是孩子好奇心的一种表现,但造型丑恶的“鬼怪”玩具影响正在成长的中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利用“丑怪”在孩子们中间搞恶作剧,轻则吓得尖叫,脸色惨白,做噩梦、出冷汗、夜惊;重则有可能导致暂时性的精神错乱和恐怖症,将来留下心理阴影,许多心理疾病往往就是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发展起来的。
由于学生本身年龄小,只是由于顽皮而利用“丑怪”恶作剧,他们很难意识到这些恐怖的“丑怪”玩具有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心理医生呼吁学校老师应有意识地在这方面对学生加强教育和引导。
孩子身心健康非同儿戏
中山一百货玩具部的主管麦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经营玩具不能只图利,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愉悦必须放在第一位。一些奇特的而不健康的玩具,在某一段时间里可能很畅销,但是这股风不会刮很长,这些恐怖或是商业玩具无疑有其新颖和吸引小孩的地方,但它无意识中给小孩灌输一种庸俗的金钱意识,却没有可取之处。作为大的商场,因为这种短期的利润而违背行规、丢弃社会责任,是不利于自己的信誉的。
玩“伴”怪异影响是非判断
一位社会学家则认为,孩子的心理和身体都处在成长发育期,对社会各方面的知识有极强的求知欲。而在这个时候,陪伴孩子周围的竟是恐怖与怪异的“玩具世界”,可能对孩子的是非判断、美丑辨别起误导作用。
发稿:2001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