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見仁見智 > 雜談隨筆

研究:思維是一種物質打坐改變大腦結構增加幸福感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在《精神病學研究》期刊披露的一篇研究報告中,蒙特利爾馬吉爾大學以及波士頓哈佛大學的精神病學家研究證明,思維、記憶不是虛無飄渺的東西,而是一種固體物質。利用藥物可以“抑制”創傷受害人的記憶,也就是可以去掉一段思維過程。

這項研究顯示,記憶的形成就像制作玻璃的程序,在創造記憶的過程中,也就是在“思想”的過程中,是處在一種熔化的狀態,想出之後“記憶”就變成了固體狀,再想時就再一次熔化,之後又變成固體物質。

這些固體物質不會自動消失,會一次次堆積,一件事情想的次數越多,形成的固體物質越多,無論想好事還是想壞事都是這樣。研究報告顯示,科學家使用的藥物,被認為會在人的思維過程之後,擾亂思維物質固體化的形成過程。

研究人員使用的一種藥物和安慰劑對19名曾遭意外傷害的受害人進行治療,治療期間要求他們形容10年前發生傷害事故的記憶。回憶結束時,這個思維過程就“固化”了,研究人員就使用該藥物,去對付這個“固化”了的思維。一周後,研究人員發現使用該藥物的病患,在回憶傷害時減少了心跳加速等壓力征兆。

這個神奇的醫學研究成果對世界具有不可估量的意義!它再次證明了人的精神就是物質的存在。其實這一點已經在科技界多次得到了證實。

美國威廉博士研究表明人類的惡念,能引起身體某種液體物質變成一種毒素註入血液,直接導致疾病。由妒嫉的念頭所生的凝聚物,往往可以在幾分鐘內毒死一頭豚鼠。而善念能使這種液體變得澄清潔凈,在生理上得到健康快樂。

思維是一種物質,有的時候,這個物質一旦形成,其實會影響人的一生,如同一個墨鏡,怎樣明辨?

思維的墨鏡

我們每個人,不但活在這個客觀世界中,也活在自己的主觀想象中。因為不同的人生經歷、生存狀態,不同的社會背景和輿論導向,都會使人形成不同的觀念與認識,這些觀念和認識——一種有形的物質,如同有色墨鏡,當我們戴著它去看外面的世界時會發現,一切都變了顏色。戴著藍色墨鏡會讓人眼前的一切都蒙上了藍藍的光,戴著咖啡色墨鏡會看到萬物都加上了咖啡色。

墨鏡戴得久了,便不覺得那是墨鏡的顏色了,因為它與人的思維,與人的視覺渾為一體,難分彼此。從某種意義上說,人對外界事物的認知也是內心世界的一種反映。

歷史上蘇東坡和佛印的故事最能說明這個道理:蘇東坡和佛印一起坐禪,蘇東坡問佛印:“你看我像什麼?”“像一尊佛。”佛印心平氣和地說。“那麼,你看我像什麼?”蘇東坡見佛印穿著大袍婆娑於地,連譏帶諷地答道:“像一堆牛糞。”

蘇東坡回去和小妹炫耀這件事,以為自己贏了。不料蘇小妹冷笑一下,對哥哥說:“哥哥境界太低,所謂見心見性,你心中有,眼中才有。佛印說看你像尊佛,那說明他心中有佛;你心中有牛糞,所以才會看別人像牛糞啊。”一席話讓蘇東坡恍然大悟,羞愧不已。

古人說“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所以當看到別人這樣、那樣時,感覺對方不可理解時,請先不要憤憤不平和妄加指責,一定要靜下心來反觀內視,對照他人的行為檢查自己的一思一念,看是不是自己的觀念不對頭,就像墨鏡一樣給外面的世界罩上了不同的顏色呢?

有意去除負面的思維,不僅可以“摘掉”不好的觀念“墨鏡”,如果養成靜坐冥想的習慣,還可以改變大腦結構呢,這是實實在在的科學研究成果。

科學發現:打坐可改變大腦結構

美國麻薩諸塞州總醫院(MassachusettsGeneralHospital,簡稱麻省總院)的一項研究表明,打坐(meditation)八周後,參加實驗人的大腦結構就發生了變化。這是首次由科學家研究實驗證明,這種傳統的、帶有些宗教色彩的修行打坐,可以導致大腦結構的變化。

研究人員表示,以前的研究已經表明打坐者大腦結構出現差異,但沒有證實到底是什麼樣的差異和變化。研究人員的報告說,經過八周的禪修打坐,參加者與記憶、自我感覺、同情和壓力感相關的大腦區域,就發生了可測量的變化(measurablechanges)。

麻省總院精神科神經影像學醫生莎拉・拉紮(SaraLazar)領導了這項研究,也是研究報告的資深作者。她說:“雖然禪修打坐是一種平靜和放松身體的運動,但打坐者早就表示,打坐還有認知和心理上的多種好處,打坐後一天心身愉悅。我們的這項研究也表明,人們花時間放松打坐,不只是心裏感覺更好,而且大腦結構都有了實質性的變化。”

16名實驗參加者在實驗開始的兩周前及禪修打坐八周後,研究人員對他們的大腦結構進行掃瞄,然後做對比分析。參加者除了每周一次會面,在一起練習禪修打坐,集中保持非主觀意識的感覺、感情和意念,參加者還使用錄音來被指導每日的打坐,並被要求記錄每天練習的時間。一組沒有參加打坐的人,他們的大腦結構也在同期被掃瞄檢查。

打坐組報告他們每天平均練習二十七分鐘,他們回答了冥想問卷調查,問卷結果表明他們的念力比以前有顯著改善。

針對腦掃瞄圖,主要對早期研究時發現的打坐者大腦出現差異的區域,科學家們做了重點分析研究,發現海馬(hippocampus)的灰質密度增加了。海馬已知是主管學習和記憶的重要部位,是與人的自我意識、同情心和反省意識相關的大腦結構。灰質是一種大腦組織,其中含有神經細胞。

打坐者報告壓力減輕了,研究人員發現他們杏仁核的灰質減少了。杏仁核已知是一種產生焦慮和壓力的腦組織結構。而這一系列的變化在非禪修打坐人的腦掃瞄對比中,都沒有發現。

麻省總院研究小組成員布麗塔・侯奏(BrittaHolzel)說:“大腦的可塑性很引人關註,通過簡單的冥想打坐,就可以在改變大腦結構中發揮積極的作用,可以增加我們的幸福感和提高生活質量,真是令人鼓舞。還有,針對不同患者人群的其他研究也顯示,冥想打坐可以顯著改善各種癥狀。我們現在正在研究,促進大腦中這種變化的基本機制。”

邁阿密大學的神經學家亞米希・傑哈(AmishiJha)在研究冥想對減輕壓力的影響,他雖然沒有參與麻省總院的這項研究,但他高度評價這一發現“為進一步研究許多可能性,如防治壓力有關的疾病、創傷後應激障礙(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打開了很多大門。”

結語

通過上述研究中的實例,我們可以看到傳統觀念“善惡有報”是真正的科學。還有古人講“性命攸關”中的“性”就是指思想道德,它要比“命”都重要。也就是說,傳統文化早就認識到思想的善惡直接影響人的身體,同樣道德標準的好壞也直接決定整個民族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