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見仁見智 > 雜談隨筆

音樂的奧妙:與天應與地和與人通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文/唐小山

音樂的產生對今天的人來講,還是一個謎。似乎有了人,音樂就應運而生了。音樂到底是做什麼用的,人們就更不知道了。我們不知道,古人卻非常明白,《禮記•樂記》中提到:“樂者,天地之和也。夫樂者,先王之所以飾喜也。”歷朝歷代的皇帝一得到政權,就會先正禮樂,特別是唐太宗更是如此。

原因很簡單,就是由於上可以與天相應,下可以與地相和,中可以與人相通。

與天相應

人間的很多東西,都是受到某種啟發得到的。有的甚至是神直接傳授,音樂也是如此。唐玄宗夢得《紫雲回》是最直接的一個實例。

唐玄宗一次坐朝,用手上下按自己的肚腹。退朝後,高力士進前問玄宗說:“剛才陛下多次用手指按腹部,是聖體不太舒服麼?”玄宗說:“非也。我昨夜夢遊月宮,諸位仙女為我演奏上清之樂,流亮清越,在人間是完全聽不到的啊!使我久久地沈醉在這仙聲妙樂之中。後來,仙女們又演奏清樂為我送別,這支仙曲淒楚清麗、哀宛動人。我醒來後還感覺到余音杳杳,如在耳邊。我馬上吹奏玉笛來尋找記錄它,都讓我記錄下來了。剛才坐朝,我怕有所遺忘,因此懷裏揣著玉笛,不時地上下尋找它的音律,不是身體不適啊。”高力士再次拜賀玄宗,說:“這可是千載難遇的事情啊,願陛下為老奴吹笛一遍可以嗎?”玄宗試著吹奏一遍,其聲飄渺曠遠,絕非凡響,不可名狀啊!高力士再次拜賀玄宗皇帝,並請皇帝給這支仙曲起個名字。玄宗笑著說:“就暫叫它《紫雲回》吧。”後來主管樂事的太常卿將這支仙曲收入唐樂大典中,現在還有當年太常府的刻石為證。(註1)

人間的曲子,或許就可以與神相通的。可以使神靈相應的吧。

與地相和

曲子在某種頻率下,就可以與具有相應頻率的物品發生共振,出現某種感應。是不是非常巧妙!

蜀將皇甫直善於識別音律。他敲擊陶器,便能判斷出這件陶器是哪年哪月燒制的。他尤其喜愛彈琵琶。唐憲宗元和年間,皇甫直譜寫了一支曲子,乘涼時,在水塘邊彈奏。本來曲子用的是黃鐘陽律,彈奏出來的琴聲卻入到蕤賓陽律去了。他調弦,再三彈奏,發出的樂音還是蕤賓。皇甫直特別疑惑不解,心中暗自認為:這恐怕是不祥的征兆啊。

隔了一天,皇甫直又在池塘旁邊彈奏這支曲子,聲音跟前天一樣。他試著在別處彈奏,就又是黃鐘陽律。皇甫直急於調去蕤賓,當天夜晚又在池塘邊調試不停。忽然覺得靠近岸邊的水波在湧動,有個東西激撲著水波象魚在水中跳躍。待到他松下琴弦就沒有聲息了。於是,皇甫直召集莊客從池塘裏往外運水。 將池塘的水抽幹了又挖泥,折騰了好幾天,在塘泥下面深有一丈的地方,挖到一片鐵。這片鐵,原來是一只古代磬類樂器中,名為“方響”的蕤賓鐵。(註2)

與人相通

人的思想人的命運都可以從音樂中表現出來,高人都可以以此為依據,推斷未來之事。

隋煬帝巡遊江都時,樂工王令言的兒子從宮內回家。王令言問他的兒子:“今日進獻給皇上的是什麼曲子?”兒子說:“是《安公子》。”王令言讓兒子演奏一遍,聽完後,說:“你不要隨駕去江都了。這支曲子沒有宮聲,皇上一定不會回來了。”後來真如王令言說的那樣,隋煬帝在江都被刺殺身死。(註3)

我們稱天地人為三才,都與音樂有著某種聯系,在某一個層面是相通相和相應的。音樂的目的,也許就是使世間的一切更加和諧吧。

原文:

註1. 玄宗嘗坐朝時,以手指上下按其腹。朝退,高力士進曰:“陛下向來數以手指按其腹,豈非聖體小不安耶?”玄宗曰:“非也。吾昨夜夢遊月宮,諸仙娛余以上清之樂。流亮清越,殆非人所聞也。酣醉久之,合奏清樂。以送吾歸。其曲淒楚動人,杳杳在耳。吾向以玉笛尋,盡得矣。坐朝之際,慮或遺忘,故懷玉笛,時以上下尋之。非不安也。”力士再拜賀曰:“非常之事也,願陛下為臣一奏之。”上試奏,其音寥寥然,不可名也。力士又奏拜,且請其名。上笑曰:“此曲名《紫雲回》。”載於樂章,今太常刻石在焉。(出《開天傳信記》)

註2. 蜀將皇甫直別音律。擊陶器,能知時月。好彈琵琶。元和中,嘗造一調,乘涼,臨水池彈之。本黃鐘而聲入蕤賓,因更弦,再三奏之,聲尤蕤賓也。直甚惑不悅,自意不祥。隔日又奏於池上,聲如故。試彈於他處,則黃鐘也。直因切調蕤賓,夜復鳴於池上,覺近岸波動,有物激水如魚跳,及下弦則沒矣。直遂集客車水,竭池窮泥,索之數日,泥下丈余,得鐵一片,乃方響蕤賓鐵也。(出《酉陽雜俎》)

註3. 隋煬帝幸江都時,樂工王令言子自內歸。令言問其子:“今日所進曲子何?”曰:“安公子。”令言命其子奏之,曰:“汝不須隨駕去,此曲子無宮聲,上必不回。”果如其言。(出《盧氏雜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