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的樂園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末未【明心網】我出生在中國大陸,小時侯,家的前面是一片大野地,春天挖野菜,夏天撈蝌蚪,秋天采野果,冬天堆雪人。
大自然如同我親密的夥伴,給了我無窮的樂趣。
那時,我常會坐在小河邊看天看地,感受自然的無窮奧妙。我更願相信有一輛天車拉著太陽東升西落,我更願相信美麗的彩虹是神仙走的橋。
有時,我會很認真地和那些花花草草談心,因為我相信:萬物有靈。我最常問它們的一個問題就是:人為什麼活著。
大自然如同一位博學的長者,啟迪著我的智慧和靈性。
十幾年過去了,當我大學畢業後再回到那裏時,已經看不到綠綠的田野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條條揚塵的灰色馬路和一幢幢如火柴盒般安著層層防盜鐵門的樓房。我失落的走著,想尋找泥土的芬芳和鳥兒的歌唱……
我知道,兒時的樂園已成為遙遠的記憶。
我只好去猜想樓裏的孩子們在做什麼。
或者正在由家長安排著暑假裏要參加的作文班、數學班、英語班;或者正在埋頭於那些上午剛從書店裏買回來的似乎永遠也做不完的花花綠綠的習題集;或者正在那些充斥著怪異生命、打打殺殺的電子遊戲中樂之不疲; 或者正在似懂非懂但又津津有味地看著那些帶有低級趣味的港臺錄像、日本漫畫;或者……
我不知道失去了自然的孩子們,心靈是否也會從綠綠的田野變成揚塵的灰色馬路;我不知道遠離了自然的孩子們,智慧是否也會從可以溝通自然的寶庫變成層層鐵門封閉的火柴盒。
如果有一天,我和孩子們講起“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的我的童年,他們會不會一臉的不屑或者茫然;如果有一天,我和孩子們談起花兒也有喜怒哀樂、小河裏的沙子也生活著小朋友,他們會不會只是當我在講故事或者笑我精神出了問題。
但願不會。
發稿:2010年3月7日
更新:2010年3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