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見仁見智 > 雜談隨筆

轉念看人生:舍與得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黃金源

【明心網】看過一篇滿震撼的故事:有個人計劃多年,想征服喜馬拉雅山,一切準備就緒後,就獨自出發。由於急功近利,一路馬不停蹄,雖然到了夜晚,已經伸手不見五指,他還繼續往前奔走,不幸就在離山頂十多米處,一不小心滑落山谷。墜崖那一剎那,死亡的恐懼震攝心扉。突然間,他被腰間的繩子拉住,掛在空中,才不至於粉身碎骨。他趕緊抓緊那根救命的繩子。

此時四周黑暗、杳無一人,他只好大聲呼喊:“上帝,救救我!”幾聲呼救後,遠處傳來一個低沈的聲音說:“你真的相信我能救你嗎?”他不假思索的答道:“那當然!我知道您就是全知、全能的上帝。”上帝回應說:“那你就將腰間的那把刀子取下,將雙手抓住的繩子割斷。”過一陣子,隨著聲音消失,一切又歸於寂靜。

第二天,搜索隊發現一具凍僵的屍體,掛在離地面約十公尺的空中,雙手還緊緊握住系在腰間的那根繩子。

其實這個故事的結局極為平常,幾乎絕大多數的人都會做同樣的選擇。面對生與死的抉擇,除非有高深修養,否則很難割舍“活下去”的念頭。有個笑話說:有位神父在教堂暢談天國的美麗世界,當神父眉飛色舞描述完畢後,隨即問在座的弟兄姊妹:“有沒有人要去天國?”底下鴉雀無聲。神父看看沒人舉手回應,很不解的問說:“難道沒有人要去天國?”底下齊聲答道:“當然想啊!可不是現在!”若非事到臨頭、萬不得已,有誰會舍棄生存的意志?

這個登山故事的另一個啟示:那位登山者如果聽信上帝的話,割斷手中握住的那根救命的繩子,他可就是真正的得救。有位大師說:修煉人要真能看破生死關,他就已經“得道”了。舍與得像個孿生兄弟,有舍就有得,想得就需能舍。中國人的語詞“舍得”,就是把舍和得連在一起,有“舍”,“得”就跟著來;要“得”就必須先“舍”。

我曾為我的學生解決婚姻問題,她的先生是大學教授,妻以夫貴,她理所當然分享先生的盛名清譽。可是夫妻兩人卻鬧到離婚的地步,原因無他,這位教授先生每天待在學校實驗室,直深夜十點鐘還沒回家。有無先生,似乎沒甚差別。這位學生享有教授夫人的美名,卻也失去了家庭溫馨。

有位女生因為相戀多年的男友絕情離去,獨自在公園裏痛哭流涕。一位智者於心不忍上前相勸:“你失去的只是一位不愛你的人,他失去的卻是一位真心相愛的人,兩相比較,他比你失去更多。”何況,失去一個負心的人,你不就更有機會找尋真心愛你的人?表面上你是失去所愛,實際上你是得到機會。

以前我喜歡買藝品,達到瘋狂的狀態,家裏到處推放琳瑯滿目的藝品。整個房子顯得十分擁擠不堪,簡直寸步難行。後來體悟到:這些身外之物,兩腳一伸,所有權也跟著失去。所以賣的賣、送的送,東西清光了,房子變大了。舍棄身外之物,卻得到寬廣自在的生活空間。

古書上說;楚人無罪,懷壁其罪。 為了和氏璧,秦楚兩國彼此殺戮爭奪,犧牲多少生命?秦始皇搶得和氏壁,結局還不是空手回去?前些日子在熒幕上看到:清朝康熙陵寢,所有寶物被洗劫一空。生前汲汲營營搜刮,死後還不是空無所有?

有人說:你雙手握緊,拳頭裏一無所有。雙手放開,整個世界都落在你手上。意思是:不舍不得;全舍全得,德雷沙修女一生為印度窮人服務,得了諾貝爾獎,全部獎金以及獎牌拍賣所得,全數捐給窮人,甚至主辦單位要為她的獲獎所準備的宴席,都取消,換成金錢,一並捐出。她徹底舍棄的世人所追求的享受、虛榮、富貴,可是她贏得全世界人的尊敬。

曾經看過“繩未斷、團團轉”這篇文章。裏面有段禪師的話:

一塊圖章,常讓我們坐想行思。
一個職稱,常讓我們輾轉反側。
一個輸贏,常讓我們殫精竭智。
一個得失,常讓我們痛心疾首。
一個殘缺,常讓我們蹙眉百度。

把禪師的話總結起來:生命若能割舍名、利、情,生活必然變得悠遊大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