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空煩惱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馬德【明心網】有一個年輕人,活得叫苦連天。
他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也有疼他的父母,他不愁吃穿,也不缺乏愛。然而,他總覺得自己有無窮無盡的煩惱糾纏在心裏,掙不脫,逃不掉。
煩惱是怎麼產生的?人為什麼會有煩惱?年輕人很迷茫。他做夢都想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
一天,他遇到了智者。他把自己心底的困惑說了出來,希望智者一番妙言慧語,給自己的心靈以引領和點撥。
智者聽後,微微一笑說,塵俗間,酒池肉林,紅塵漫舞,名韁利鎖,欲望浮沈,這一切,都在引誘著人、迷亂著人。欲動,則心動;心動,自然煩惱叢生。
得與失、榮與辱、起與落,這些東西,你在乎的越多,心裏就會越痛苦;你舍棄的越多,內心就會越清靜;欲生欲起,緣生緣滅,所以,放得下,才是消除煩惱的根源啊。
年輕人點點頭,覺得智者說得有道理。
又一天,他又遇到了慈善家。據說,慈善家這一輩子掙了好多錢,全部捐給了別人,自己沒留下一分錢,卻活得很快樂。
他同樣也把自己的困惑說給了慈善家,他希望從慈善家那裏得到答案。
慈善家說,我也曾有過和你一樣的痛苦。然而,自從我學會了去關註別人,去愛別人之後,心底的痛苦就蕩然無存了。愛,實在是上帝給我們的一只船槳。它可以擺渡我們於苦海之外。
一個自私的人,是不會得到人生的大愉悅的。只有心底有愛的人。才會在愛的回聲裏,激蕩出無窮快樂的漣漪。分擔別人的痛苦。可以消解自己的痛苦;拿出自己的溫暖,可以得到別人的溫暖的饋贈。這就是愛的神奇力量。
是的,煩惱,更多是自私的結果。當一個人心底裏裝著別人,愛著別人的時候,煩惱就會減輕,而且,牽掛別人越多,給別人的愛越廣,自己的煩惱就會越少。
慈善家的一番話,讓年輕人有撥雲見日之感。
又一次,單位組織外出旅遊,年輕人在旅遊區的一家農戶裏,看見一個老婆婆在舂米。老婆婆一邊舂米,一邊哼著山歌。看起來,老婆婆十分快樂。
他把自己的困惑也說給了老婆婆,希望從老婆婆那裏得到別樣的回答。
煩惱?老婆婆一皺眉,看著這個年輕人,自己也滿臉的困惑。婆婆說,我從早到晚都在幹活,我忙活了一輩子,只要幹著活,我就在唱歌,我就在高興著,我哪裏有時間煩惱啊。
老婆婆頓了一下,自言自語地說,也許,只有閑下來的人,才會煩惱吧。
聯想到以前智者和慈善家的話,那一刻,年輕人徹底豁然開朗:原來,這個世界,放不下、心底無愛、閑得無聊,都會是煩惱的根源,而這其中,無論是哪一樣,都會成為精神的泥沼地,讓人痛苦不盡。
當年輕人明白這些的時候,很自然地,他也找到了人生快樂的方向。
摘自《知識窗》
發稿:2009年9月4日
更新:2009年9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