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 差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何鑫業【明心網】夏天躲在空調的恒溫裏和冬天縮在羊絨被裏的富裕孩子,他們的生物學氣象溫度跨度很小,約16℃-26℃,計10度;春夏秋冬,而小區樓道外草坪裏的任何一款草本植物,以南方為例,24小時內的氣象溫度跨度卻很大,-4℃-42℃,足足近50度。
氣象溫度涉及到生物的成長柔韌幅度和性格的堅強與否,如果讓一棵草和一名富裕孩子相比,誰更堅強?誰更具有生命的柔韌幅度?可以說一目了然。
值得紀念的是,那些富裕孩子的父輩,僅僅與兒輩相差25-30年,他們當年的氣象溫度跨度則與草本植物相近:勞動時,在野外,-4℃-42℃,與草本植物一致;非勞動時,在室內,比草本植物稍稍好一些,0℃-36℃。
更復雜的含義還在於,氣象溫度跨度大的生物,感受到的世界的細枝末節,要比跨度小的生物豐富得多;這世界的細枝末節又非常微妙,它包括:冬天,翻開石塊和瓦後,看見的反面結滿冰霜圖案的霜;室內溫度達到零下1℃後,目擊毛巾結冰後變成硬的條狀;洗臉時,鼻子聞到水龍頭被熱水灼燙後發出的黃銅氣息;大雪紛飛,發現馬路上行人稀少熱心腸的人卻更多等等。
對世界細枝末節的了解,會直接影響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譬如,童年目擊過毛巾結冰後變成硬條狀的醫生,他一定會在輸血前叮囑護士不要忘了把血庫裏的血解凍到常規溫度;譬如,善於用鼻子聞到水龍頭發出黃銅氣息的作家,他的推理小說或情緒小說中的人物會更具技術性、邏輯性和下意識;譬如,看見過馬路上大雪紛飛行人稀少熱心腸人卻更多的行政官員,會在一項憲法修正案中,堅持人心向善的觀點,並在管理城市時,更善於使用危機公關的策略。
一個人能否成為領袖性人物,很重要的一點,取決於這個人感知事物的方式,以及對這個事物感知的程度。
美國的生物學家霍夫曼做過一個實驗,結果顯示,人對氣象溫度跨度大小的耐受力,最終還將決定人類種群的遺傳能力,這個遺傳能力最後會在遭受自然災害的程度上,受到地球的考驗--也就是說,人的生存方式越優越,人的遺傳能力將越弱,在遭受自然災害這一點上,越不堪一擊--這也正是專家和學者在反復思考的一個命題:人類文明究竟對人類發展貢獻了什麼?抑或是毀滅了什麼?
發稿:2009年2月7日
更新:2009年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