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見仁見智 > 雜談隨筆

可盛的心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馬明博

【明心網】在英語中,碗叫bowl;在古代,有一種陶制或者瓷制的容器,叫"缽"。它與bowl發音如此相似。再往深裏想,缽,bowl,抱,飽,碗的空性,就是等待中的擁有,擁有之後的等待。

無情歲月,有情天地,碗固守著自己的質性。它隨緣而又超然,無論是在碗櫥中,人們手中,各種各樣的鍋邊;也無論拿著它的那雙手是粗繭還是細膩,是男還是女,是孩子胖乎乎的小手還是老人青筋遍布滄桑的手;更無論要盛進來的是淡湯還是濃粥,鹹或者淡,青菜或者肥膏。

它的形狀,是執意要守住什麼的姿態,外表堅硬,內裏溫柔,或者說外示以有,內蘊以空,所遇都能安受,從不主動攀緣。放什麼給它,它都不起貪心。

那時光也在這只碗裏面,你我也在這碗裏面,生活這片天地也在這碗裏面。這碗裏面還盛容著一天天流水的日子,一天天的喜怒哀樂;盛容著使性子或者包容,自以為是的小伎倆或者恍然大悟的一瞬間;盛容著愛你或者恨你的人。碗裏有情,有自然,有世界。

像喜歡一個人,首先要接受一個人的秉性和胃口。一說到吃,就要涉及碗。離心最近的地方是胃。在心與胃之間,是碗,這時,碗裏有愛情。

城市的現代人講求回歸自然,羨慕粗布衣裳,粗茶淡飯的日子。在節假日,他們偶爾會攜妻將子往田野鄉間去,過幾天農家生活。用粗瓷大碗吃飯,坐在夜晚生涼的農家小院裏,天上一輪明月,碗中盛滿月光。這時,碗裏有自然。

年幼時,在鄉下生活每到吃飯時,我喜歡依著凳子數在桌上擺碗。母親將每個碗裏盛滿粥飯。我乖乖地坐在凳子上,饞得用手指頭探一下飯汁,趕緊放到嘴裏去。母親佯裝慍怒,瞪我一眼。眼前的碗,對應著一個個正急著往家走的親人。即使對我這個小乖乖,母親也不許我先動筷子。必須要等到全家人坐齊了,才開飯端碗。這時,碗裏有親情。

天地悠悠。誰往這只碗裏撒下幾點骰子?什麼樣的籌碼,對應著什麼樣的收獲。骰子出手,自有它的必然與偶然。碗沒有分別,它是冷靜的,只是清冷地允許這幾個點在其中旋轉,叮當作響。碗外邊的人緊張地屏住呼吸,然後大喜若狂或者黯然神傷。他們無知無覺於自己的處境,像圍在碗外的小魚。這時,碗裏有人生。

一日碰到商場裏下在出售現代人有意制作的外形粗獷的碗,它很像寺院裏僧人的缽,我一口氣買了大,中,小三只。

這三只碗,形狀各異。在的,口大,肚淺,大腹便便的樣子;中的,碗口內收一些,有些苗條;小的,才像常用的碗,只是它小得可人可意,碗壁上,一凸一凸的繩紋,摸著舒服。

拿回家洗幹凈,分著放在案上。妻子看見了,說:"多像一家三口.”將小的放在中的裏面,然後,中的抱著小的放在大的懷裏,更像一家三口,夫抱著妻,妻擁著子。

看著這三只摞在一起的碗,感覺溫暖,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