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華人盛贊神韻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新生4月8日訊】(明慧記者許霖、黎子彥悉尼報導)神韻紐約藝術團在悉尼的演出於二零零八年四月五日在悉尼娛樂中心落幕。現場氣氛熱烈,掌聲長達數分鐘之久。觀看節目的觀眾不乏中國大陸背景的,有的很年輕,來澳時間不長,看過演出之後都贊不絕口。大陸藝術家庭,母女爭相贊美神韻
李女士和女兒是從大陸南方移民到澳洲的,她們爭相贊美神韻演出的美好和內涵。李女士表示:“我的丈夫是藝術院校舞蹈編導。女兒從小在藝術環境的熏陶下,對藝術很喜愛,我們都很喜歡藝術。”
![]() 李女士和女兒小穎 |
她接著說:“我以前也是(跳舞的),是半專業的。今天覺得神韻節目很好,演員功底很好,反正就覺得挺好看的。那個舞美、布景都很好的。”
二十六歲的女兒小穎也爭著說:“我也想說兩句。這些演員的演技都挺好的。而且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神韻的內涵)這是我們整個社會、全世界最需要的。現在如果大家都能做到這一點,世界就和平,就不會有這麼多的戰爭,也不會有這麼多的天災人禍。”
小穎最後表示:“我覺得這是一場很有意義、很成功、很圓滿的演出。如果明年還有機會的話,我一定會來看的。我們從中國南方來的,我來了五年了,媽媽來了八年了。”
華人律師:神韻很好的詮釋中國文化
從小在澳洲長大的陸先生是一名律師,觀看神韻演出之後,他對記者表示:“雖然從小在澳洲長大,對中華文化非常的熱愛。‘神韻’的演出,(讓我)深感中國文化傳統的舞蹈非常漂亮,我覺得很好,很好看,中國文化詮釋的相當好。”
![]() 在澳洲長大的律師陸先生 |
大陸移民喜愛神韻
姚米雪(Michelle Yao) 說:“感覺(神韻)很精彩,跟國內電視上的演出完全不一樣,我能感受到非常精彩、非常特別,一種從容不迫的美,一種心靈上的感應,我覺得是這樣。整體上的美、非常的好。”
![]() 中國留學生Eric |
中國留學生Eric表示:“節目很精彩,我是第一次看這樣的演出,我感覺挺好的。”
![]() 大陸移民Christine女士 |
大陸移民Christine女士說:“這麼純的傳統的藝術,很少有這麼大型的演出,這種節目很難得。”“帶孩子來看,小孩今天問了我很多東西,媽媽為什麼有九個太陽(《嫦娥奔月》故事內劇情)?媽媽為什麼會在他背上寫字呀(《精忠報國》)?所以這是給孩子很好的課外教學,讓他知道在中國古時候有這樣的典故。”
![]() 大陸移民Maggie女士 |
大陸移民Maggie女士說:“在這裏很少有這種表演的,而且是這麼高水準的,我覺得是很難得。覺得神韻演員們跳的特別好。”
表達了很真、很純的中國傳統文化
大陸移民桂先生表示,神韻“表達了很真、很純的中國傳統文化。”
剛從大陸來澳洲一年的名叫司麗婭的女士曾經看過二零零六年新唐人新年晚會DVD,今年是親自來看神韻晚會,感到很高興。她說:“非常的高興,確實很棒、很棒、很棒。”
司麗婭認為:“現在國內的那種演出,都是年輕化的搖滾多一點,這種古老正統的文化已經看不到了。”
來自上海的姚煥正先生稱以前從未看到過這樣的演出,他表示:“感覺非常美,非常好,所有節目都很好。”
一個很高的境界,與一般的演出完全不同
帶著孩子來觀看演出的安吉拉女士,看了神韻晚會之後非常感動的說:“很多方面,特別是對中國文化的傳播和中國文化的發揚,我覺得對我們在海外的華人來說,是非常感動的。”接著她談到,因為她的小孩出生在澳洲,所以她希望有這樣的中國文化,讓孩子從小就受到熏陶。
安吉拉表示:“神韻的演出很不一樣,她的精神、她的傳播力和她要弘揚的中國文化是完全不一樣的,她把中國文化特別是對‘真善忍’的弘揚達到一個很高的境界,和一般的文藝演出是完全不一樣的格調。”
“我對中國的文化和舞蹈非常的喜歡,我覺得演員技術上面達到很高的境界,那不同於一般的跳舞,她是把技術和精神溶合在一起,是非常好的一個演出。”
(明慧記者蘊韻悉尼采訪報導)二零零八年四月五日,神韻紐約藝術團在澳大利亞悉尼娛樂中心的最後一場演出在觀眾的熱烈掌聲中圓滿落幕。許多華人在觀看神韻晚會後,表示在中國看不到這樣的演出,這麼美好的演出應該讓中國十三億人都看看。
小提琴家:真有一種洗滌心靈的感覺
來自中國的小提琴家馮女士看完晚會後開心的表示,每個節目都令她感動:“我覺得節目很好看,也很精彩,每個節目都很好,演員跳的很投入、很美麗,每個節目都令我感動。”
從小就拉小提琴的馮女士,喜歡藝術、舞蹈和音樂,在大學時也常參加文藝表演,她覺得在國內很少能看到這麼傳統的藝術演出。“非常感謝神韻晚會編排這麼好的節目給大家看,這場演出真有一種洗滌心靈的感覺,舞蹈跳的非常適度和優美,很讓人心情輕松愉悅,我們在國內很少能看到這麼傳統的藝術演出。”
馮女士並贊美神韻的舞蹈演員輕盈整齊,好象會使用輕功似的,她說“我看今天來看演出的觀眾很多,我相信大家都會覺得好,那個蒙古的《頂碗舞》,看她們移動的步伐,很輕盈,那麼多的演員在一起,動作是那麼整齊,有節奏。她們好象都會使用輕功,在舞臺上飄來飄去的。還有天幕上的天馬好象要沖出來了,這才是真正的藝術。”
馮女士特別喜歡《覺醒》這個節目,並希望能搬到中國大陸去上演,讓大家都起來維護正義。“我特別喜歡《覺醒》那個舞劇,令我更多的了解了法輪功。要知道邪惡的永遠都是被美好的東西所戰勝的。所以我非常明白這個舞劇所表達的人們的正義和覺醒的意義。”“這個節目應該搬到大陸去上演,讓大家都站起來,維護正義。”
上海舞蹈學院畢業生:沒想到在國外看到這麼美的中國傳統文化
畢業於上海舞蹈學院的劉小京,從小就很喜愛跳舞,曾擔任獨舞演員,舞臺經驗豐富的他在看完晚會後表示神韻晚會很出色,美極了。
“沒想到在國外看到了這麼美的中國傳統文化,還有上古時代的表演。服裝很有中國特色,整個演出排的井井有條,多種多樣。舞蹈很漂亮,歌唱演員也很出色。我沒想到樂團有那麼多人,那麼大,這在海外很難得,我覺得很好,美極了!”
劉小京看完後覺得心中有許多感觸,他感受到這些舞蹈的背後都有很深的內涵和故事。“我覺得非常幸運能看到這個演出。這些舞蹈的背後都有很深的內涵和故事,有很多精神層面的東西。”
他並認為這麼好的演出應該讓中國十三億人都看看,他說:“上海的春節聯歡晚會沒辦法和神韻演出相比較,它少不了歌功頌德,要宣傳些什麼。這(神韻)晚會看起來讓人感到清新、舒服、歡快和高尚。這麼好的演出應該讓中國十三億人都看看。”
天津劉先生:這個晚會好,看不夠
從中國天津來的劉先生,去年就看過神韻晚會,今年更連續看了兩次,他說:“今年的神韻晚會更好,我去年看過,今年看過兩次,星期四我也來了,看來我跟神韻晚會有緣份。”
他並興奮的表示這在中國看不到的,“我在中國看不到這個,中國的演出都是歌頌誰,在上政治課,我一看就煩,你們這個晚會好,看不夠,所以我很興奮,也很感動。”
劉先生並贊美神韻是一流的水準,一切都是那麼的美好,明年還要再來看神韻:“我喜歡《水袖》舞,通過水袖表現的水的流動和波紋,可以感到那些女子是多麼典雅。舞姿優美、服裝絢麗,一切都是那麼的美好。舞蹈演員都是一流的水準。天幕的效果也非常好,演出簡直太棒了,讓人感覺很好,明年爭取再來看神韻演出。”
大陸女士:我太愛這個晚會了
來自大陸的黃女士和丈夫一同來觀看演出,她表示神韻晚會是個奇觀。“這場演出對我們而言,是個奇觀。節目色彩繽紛,制作精良,非常壯觀。我們很滿意。”
圖:來自大陸的黃女士和先生一起觀看演出,她表示神韻晚會是個奇觀 |
上半場的節目中,黃女士特別喜歡《善念結佛緣》這個節目,“年輕人最後找到正確的道路,這很好。《嫦娥奔月》的節目結合了現代科技的表演,很用心、很有智慧。用舞蹈表演把人們一個深根性的內在啟發出來,很不簡單。”
黃女士表示:“這是一個很棒的演出,我認為每個人都應該來看。我真的是陶醉在晚會中,非常非常陶醉。了解這個世界是件很好的事,舞蹈、傳統等。我太愛這個晚會了!”
原中山大學講師:久違了,中華傳統文化
馮女士說:“無論是色彩,音樂都是很美的,特別是《精忠報國》,看的都想流淚。我覺得都是很美的,色彩、音樂都是很能打動人心的。
![]() 原中山大學中文系講師馮女士和她的西人朋友。馮女士覺得神韻的編排獨具匠心。 |
馮女士認為,神韻節目的編排獨具匠心。她說:“我覺得神韻的編排獨具匠心,就是每一個朝代,基本上有一個作品來代表這個朝代。比方說,清朝她有木屐(花盆鞋)的格格舞(《滿族舞》),宋代他有岳飛(《精忠報國》),唐代他有唐代的節目,表現了歷史傳承。”
馮女士高度贊譽演員們和編導們,贊嘆優秀的人才都集中在美國。她表示:“我覺得海外出生的那些華人,海外的遊子,他們能夠把這中國藝術表演成這樣子,爐火純青的地步,我覺得很不容易。她的編排我覺得很道地,我翻了一下(節目冊),就覺得他們有很多很優秀的編導,好象都集中在美國一樣。”
神韻紐約藝術團的演出,喚起了人們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記憶,在場許多觀眾頻頻拭淚,難忍心中的觸動。馮女士最後感慨的說:“久違了,已經多年沒有欣賞到這個。我看完後非常的感慨和感動。”
企業家夫婦:一場高水準的制作
三年前從中國移居澳大利亞的黎先生,現在悉尼經營房地產。黎先生夫婦觀看了四月五日晚神韻紐約藝術團在悉尼娛樂中心的壓軸演出後,一致認為,神韻晚會是一場高水準的制作。
在中國大陸生活了幾十年的黎先生表示,“北京的春節晚會是一個大雜燴,政治的色彩太濃厚,缺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這種體現;這個(神韻晚會)中國傳統的東西比較多,中國色彩比較濃,這是我的感覺。”“另外,從演員的演技和舞臺、美術、道具、服裝,整個來講,是一個高水平的演出,這是我的看法。”
與直言快語的黎先生不同,黎太太說起話來非常的優雅,她特別贊賞神韻晚會所表達的那種民族精神。“感覺這節目,從演員水平上面看,他們就是排練的很精心,動作等各方面都很整齊,內容上很有深度、很有內涵,特別是體現我們民族的精神。還有,演員們也很漂亮,個頭很整齊,非常不錯的一場演出。”
對於節目中將碗、筷子、扇子、八角巾等這些中國民間最傳統的生活用品運用到舞臺上,並創造出純美的舞臺效應,黎太太表示:“看著好象是很家常的、很民間的,體現出來的一種精神,還有高水準的舞臺技藝,真的精彩。”
黎太太還認為,觀看神韻晚會是一種精神享受。她說:“我覺得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正是咱們現在宣傳的少的,特別是中國大陸,人們缺少一種精神的東西、內涵的東西,這種東西能給人一種新的感覺,精神上的一種支柱,是非常好的一種,能夠體現一種民族精神吧,能夠使民族精神得到升華。”
發稿:2008年4月8日
更新:2008年4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