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團藝術總監:神韻正在改變世界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精華舞集藝術總監楊絲雅老師表示,神韻藝術團正在改變世界。(攝影:李曜宇/大紀元)
【新生3月6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巧蓉臺北報導)全球轟動,國際一流演出的“美國神韻紐約藝術團”,目前正在臺灣展開22場巡演,演出地點包括臺南、高雄、臺中、臺北和嘉義。連續觀賞幾場表演後,精華舞集藝術總監楊絲雅老師表示,神韻藝術團正在改變世界,它豐富的元素是贏得大家贊美的最大原因,她原本只訂購52張票,現在已經追加到80張。
感動人的藝術 誰都看得懂
有20幾年舞蹈教學經驗的楊絲雅為了一睹神韻的風采,過年期間先行到紐約無線電城觀賞神韻的表演。她說,藝術是要能感動人的,當人的內心受到觸動,誰都看的懂,神韻藝術團在全世界巡演,吸引不同國籍、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工作背景的觀眾就是最好的證明。
對楊絲雅啟發較多的是大型天幕的制作。以往的經驗,她會運用不同的燈光營造舞臺場景變化,但神韻只用單純的明、暗燈光,搭配高科技天幕,不僅讓人清楚的看到表演的隊形變換,而且場景變化快,感覺生動、逼真。如《嫦娥奔月》,故事正進行著,一下子就看到表演者飛到天上去了,完美協調的畫面,觀眾看完後都感到很震驚。
有人問,要具備什麼條件才能看的懂神韻的演出?楊絲雅笑笑的回答,不懂中文沒關系,沒有藝術專業也沒關系。她說,每當“仙女踏波”的節目出現時,從她身後會傳來觀眾“哇!哇!”的贊嘆聲,緊接著就是不斷的拍手聲。仙女輕盈的搖動扇子,你會感覺一波波的海浪正向你撲來,神韻“純美”的演出是超過語言的,誰都看的懂。
藝術是發揮人性的良善
楊絲雅還贊嘆,神韻藝術團的編舞是一個藝術工作者生命中想追求的。
因為從來沒看過“迎春花”,看完《迎春花開》,楊絲雅心中沒有太多觸動。有一天,她和朋友到郊外散步,朋友指著不遠處一叢枯枝說,這就是“迎春花”。雖然還沒開花,望著這堆枯枝,細細的樹枝錯落有致的交叉著,一幅圖畫在她腦海裏出現,她想,當春天花開時,那個樣貌應該是很繽紛的。
第二天她又去看演出。當表演者把“迎春花”手絹拋向空中後,她發現,站在舞臺上的表演者呈現的就是她昨天看到的枯枝畫面。一陣陣贊嘆從她心坎裏湧出,神韻的編舞者真的是取材於生活,他們看生活就是這麼直接,手絹和舞蹈做結合,把生活美好的東西透過舞蹈展現給大家,而這就是一個藝術工作者生命中想追求的。
在神韻節目中看到真正的中華文化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藝術欣賞的尺,如果節目演出讓你感覺陰暗、變異、不舒服,你就應該大方的拒絕。不是所有的舞蹈編創體裁都能跳,藝術太猙獰就沒有價值。”楊絲雅告訴學生,藝術不是用來表現人性不好的一面,藝術應該要能發揮人性的良善。
“男女有別”是中國傳統的文化,神韻藝術團在舞蹈上很清楚的呈現男女“陰陽分明”,這也是楊絲雅對神韻藝術團最推崇的。
從舞蹈風格來分,中國舞有“文舞”和“武舞”兩種。男生在“文舞”中要表現溫文儒雅、有修為;在“武舞”中則表現陽剛,張力,男生就是男生的樣子。女生天生的特質是典雅、秀麗,即使在“武舞”中要展現出英氣,但仍然不失女子的陰柔。這些特色在現代流行的表演中都被忽視了,但你可以在神韻的節目中看到,神韻藝術團告訴世人,什麼才是正統的中華文化。
在連續幾次觀賞中,楊絲雅發現,神韻藝術團正在改變世界,舞臺、燈光、音樂、服裝、天幕,每一個獨步世界的創作都能讓人發出共鳴,不同職業背景的人都被它豐富的元素感動了。
楊絲雅說,推廣中華文化是大家想做但不容易做到的,神韻藝術團為了推廣正統的中華文化努力演出,並且贏得外國人一致的贊美,同為華人,我們應該要支持他們。她把自己看神韻時內心的觸動告訴學生,也提醒大家,如果你真心的喜歡舞蹈,就要認真的跳,正確的藝術是要用心對待的。
發稿:2008年3月6日
更新:2008年3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