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眾多藝術家為神韻折服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新生2月29日訊】美國神韻巡回藝術團在比利時安特衛普(Antwerp)城市劇院舉行兩天三場的演出已經成功落幕,不僅吸引了多名政要,而且還有比利時舞蹈藝術界的專家教授、頂級芭蕾舞演員觀看這場神韻晚會。他們為神韻藝術團的演出而傾倒。
比利時音樂家喬.漢笛先生。(大紀元圖片)
比利時音樂家籲要好好保護中華文化
(大紀元記者李弘比利時安特衛普報導)2008年2月27日比利時音樂家喬·漢笛先生在看完神韻藝術團在世界“鉆石之都”比利時安特衛普市的最後一場演出後對記者說:“這是最美好的演出,神韻讓我看到了希望。”
他說,“這才是真正美好的藝術,而非狂野的藝術,是神韻演出的獨到之處。能看到這樣的演出,我感到非常幸福。每一種文化都有她特殊的藝術體現形式,神韻藝術團的精彩演出才是真正的中國文化的體現,你們一定要好好的保護她,弘揚她。”
演出的色彩,服裝,音樂都非常好,精彩紛呈中有著內在的和諧和統一,特別是她體現出的精神境界非常的純凈。“最後我還想重申一下,神韻藝術團的演出才是真正美好藝術,中國文化的體現。”
獲獎芭蕾舞演員:第二天又來看神韻演出
![]() 法納裏(Hugo Fanari,左)是古典芭蕾舞舞蹈演員出身,獲德國漢堡編舞獎, 也是舞臺燈光設計專家和舞蹈老師;多才多藝的他也協助時裝展覽。右為皇家舞蹈學校校長Marinella Paneda。 |
法納裏(Hugo Fanari)是古典芭蕾舞舞蹈演員出身,獲德國漢堡編舞獎, 制作過沙示比亞仲夏夜之夢的芭蕾舞,也是舞臺燈光設計專家和舞蹈老師,他多才多藝也協助時裝展覽。法納裏與老師一起觀看神韻晚會(見上圖)。
法納裏看了首場演出後,第二天又帶媽媽來看。當他十二歲開始在舞臺上表演時,他媽媽就常陪伴看過無數的高級演出。法納裏還介紹給兩個舞蹈學校的老師和學生來看,包括皇家芭蕾舞舞蹈學校師生。法納裏說舞蹈學生是未來的藝術精英,應該來看神韻。經過他推薦來看的約有六十人。
他表示:“二胡演奏動人心弦,二胡演奏家戚曉春不只是技術精湛,她的魅力和臺風,實在令人如癡如醉。鋼琴伴奏的馬常子,彈的好,和歌唱者配合默契,她也表現了高雅的氣質。中文歌配西洋鋼琴很好。”
“女舞蹈員從頭到尾臉帶微笑,不止個人舞步精確,整體無瑕的演出是很不容易。她們的美麗不是一般男人稱贊女的漂亮,臉長的美象布娃娃(Barbie Doll),而這些女舞者的內在美非常有魅力。看出來她們受過良好舞蹈訓練,才有這麼完美的演出,還能感受她們熱忱於弘揚中國文化的情緒。”
法納裏說:“女低音楊健生的音域廣,在一場古老文化藝術演出,她的演出給整場表演添色。”他還說最喜歡樂隊的演出,現場樂隊伴奏,除了音樂的悅耳,還凝造氣氛,把舞蹈烘托的很好。
法納裏驚嘆神韻規模大,人才來自全世界,到多國巡回演出,難度很高。法納裏的藝術生涯接觸過或協助不少國際演出,可從來沒見過這麼短時間這麼多國巡回演出。
羅斯•瑪麗•克萊爾(Rosse marie claire)曾經是芭蕾舞演員,並參加法國花樣滑冰比賽得過獎,她說演出的服飾舞蹈音樂都很美。她說:“看出神韻舞蹈演員的舉手投足與古典芭蕾舞不一樣,他們的手、手指、胳膊和腳的動作都很獨特。”
“真的不知道怎麼作出來的姿勢,但是真的很美。”她說:“能看出演員們受過芭蕾訓練。”

圖: 珠寶大師麥克思羅倫·迪考克(Max-Laurent De Cock)盛贊神韻非常純凈。(大紀元圖片)
比利時珠寶大師:盛贊神韻純凈
(大紀元記者李娟比利時安特衛普綜合報導)比利時的麥克思羅倫·迪考克(Max-Laurent De Cock)曾獲得多項世界珠寶設計獎,包括戴比爾斯(De Beers)的全國珠寶設計一等獎和倫敦的國際鉆石獎, 也辦過無數次頂尖的珠寶設計藝術展,如鉆石高階層議會(HRD)和戴比爾斯(De Beers)的合作項目。
麥克思羅倫在2月26日在比利時安特衛普觀賞完神韻首場演出後表示,雖然他曾經看過很多中國舞蹈,但是神韻晚會非常與眾不同。迪考克覺得神韻晚會很真誠純凈。他說:“有時候看起來有點天真,但很實在。非常真誠,非常純凈。”
迪考克認為各方面都很完美印象最深刻是二胡聲音技巧一流而且特別動人心弦。
麥克思羅倫是比利時皇家美術學院的珠寶設計教授, 也在中國協助一些教育項目。他比較以前在中國大陸看到的演出。
他說: “我在中國看過很多舞蹈表演,離中心越近,音樂中的宣傳因素越重。在這裏你看不到任何宣傳。這場演出試圖表達中國文化中最純的東西,我在臺灣感到的那種真正的中國文化 - 我在這些舞蹈中又看到了這種精神上的東西,而我在中國大陸看到的一般的舞蹈中就沒有。”
他還說:“我最喜歡蒙古舞。我多次去過內蒙和新疆,看過許多蒙古舞,在此我看到了許多類似的東西 - 如肩膀的動作等。我一看就認識。”
麥克思羅倫強調: “我認為演出很真誠,是很實在的表演。很真實,沒有太多的矯揉造作。我看到的非常純凈。”

歌唱家兼舞蹈家的菲力浦.鄧海智(Filip D'haeze):神韻演員看起來比歐洲這裏的演員更註重章法。(攝影:唐榮/大紀元)
比利時歌唱家兼舞蹈家:比歐洲演員更註重章法
菲力浦.鄧海智(Filip D'haeze)歌唱家兼舞蹈家,有時也作曲。他在2月26日晚觀看了神韻在安特衛普的首演,菲力浦說:“我特別喜愛那個頭頂茶杯(蒙古頂碗舞)和打鼓的節目。”
“說實話,我對中國知之甚少,所以我要拿本神韻演出的節目冊帶在身邊仔細讀。學習另一種文化其實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
他說,“雖然我是一個舞蹈家,遺憾的是我今天看到的神韻演出的舞蹈卻是我從來都沒有見過的舞蹈,我感覺特別新穎。在這個演出之前我對中國的文化幾乎一無所知,現在我很有興趣知道更多有關中國的事,想知道更多。”
菲力浦接著說,“我覺得今天演出的那些舞蹈演員,很註重整體配合,他們看起來比歐洲這裏的演員更註重章法,舞臺上的那些演員看得出來,比我們更充滿能量,他們渾身充滿能量,包括精神層面的能量在內,可以看得出來,精神力量在他們身上得到了重要的彰顯。”
發稿:2008年2月29日
更新:2008年3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