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靜之日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林夕【明心網】美國新澤西州的奧森·戈洛夫,是一個只有7000多人的小鎮子,和紐約華盛頓這些繁華的美國城市相比,這是一個小得再不能小、安靜得再不能安靜的小鎮子了。但是,就是在這個原本安靜的小鎮子,有一條法令,即每逢星期天,屬“安靜之日”:這一天,每條街道都用鐵鏈隔開,還上了鎖,禁止使用一切交通工具,當然,要除過郵差的自行車———據說,這條法令經過長期的爭論被批準後,在奧森·戈洛夫小鎮執行了100多年。
這是一條充滿怪異色彩的法令,但讓奧森·戈洛夫小鎮的所有市民有了一個安靜的星期天。這個星期天,我真的不知道他們是如何度過的,但敢肯定,這一天的奧森·戈洛夫小鎮,有好多人足不出戶,在家裏,要麼看電視讀書,要麼聽音樂,其實有這些也就夠了。
這是多麼幸福的一個星期天啊。
對照我們的生活,離這樣的安靜之日,實在是太遙遠了。甚至說,對如此安靜的一個星期天的懷想和渴望,都已是我們生活中的奢侈。這是一個資訊發達的時代,這是一座人聲鼎沸車流不息的都市,這是一間猜拳行令聲一浪高過一浪的飯桌……這就是我們所謂的生活和幸福。然而,在這種生活中,我們卻像一支被生活射出去的箭,心已經交給了早已引發的弓,漂在空中,落點在哪裏,不知道。
遇到周末,安靜地待在家裏,養養花,聽聽音樂,讀讀書,翻翻報紙,給孩子講一則童話,幫妻子做一頓美食———這樣的生活,可能會讓現在的好多男人發瘋,但的確要算真正的幸福,盡管它看起來有些世俗。況且,當我們像一臺從一次應酬開往另一次應酬、從一張飯桌開往另一桌的機器時,我們更容易發瘋,因為一個沒有心靈的人,不但可悲,而且可怕。而奧森·戈洛夫小鎮這條法令的意義,恰恰在於用法律的形式,逼迫你為自己活著,為自己的心靈活著。我不知道,奧森·戈洛夫小鎮的這條法令至今執行著沒有,但我總覺著,這樣的法令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我甚至在想,以後,每逢星期天,我也要關掉手機,拔掉電話線,聽見門鈴三番五次地響也不去開,就我一個人待在自己的書房裏,讀讀書,寫寫字———餓了,下廚房;累了,躺在床上歇一歇,安安靜靜地過上一天,那該有多好啊。
當親戚朋友同學認為我突然“蒸發”的時候,我已經給社會做了不少貢獻。至少,為這個世界少制造了一些垃圾,少浪費了一些資源,也許,還有我說不出的許多好處吧。更重要的是,我能借此知道自己想些什麼,想做些什麼;也借此把自己交給自己,交給自己的內心!
(城市晚報)
發稿:2007年8月4日
更新:2007年8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