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心靈甘露 > 省思感悟

名句中的人生:袈裟未著愁多事 著了袈裟事更多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Natalie Behring-Chisholm Getty Images)

◎張羽良

【明心網】人生的路該如何走,可以有很多的選擇,出家又何嘗不是一種選擇!其實如何選擇常不是問題,重點是要清楚自己為何做此選擇,又該如何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與尤袤、範成大和陸遊合稱為“南宋四大家”之一的楊萬裏,寫這首詩贈給一個抄經的頭陀,原詩是:“瀝血抄經奈若何,十年依舊一頭陀;袈裟未著愁多事,著了袈裟事更多。”人未出家,總覺得人生煩愁事太多,苦惱不斷,以為只要出了家就不會再有煩惱,哪知真正出了家,穿上袈裟,煩惱依舊難斷,憂愁之事還要更多。

佛陀勸人莫著相,穿了袈裟現比丘或比丘尼像,祇能是一個表相,內在的修為與思想境界才是真實相。就像許多人相信放生有功德,便特意買飛禽、走獸、魚類等放生,為了滿足人們這類放生行為的需求,專為捕捉或飼養這些生靈的行業於是應運而生,被放生的生靈往往因為無法適應新的環境而大量死去。當放生的表相成了“放死”的真實相,這功過究竟該如何斷?

表相最能迷惑人。為追求福報行有為之事,即使能換來一時的富貴功名,也躲不過生老病死之憂、輪回受報之苦;為逃避世俗煩憂而出家,不料寺堂廟宇也祇是清靜的表相,無憂無愁的境界其實祇能向自己心內尋去,又豈是一襲袈裟可得!

紅塵滾滾,煩惱如流。許多人追尋幸福卻愈尋愈痛苦,尋找清靜卻愈找愈不平靜,這一切或許正與著了“執著於幸福”的表相,卻沒能看清人生的真實相有著絕對的關系。將自己的幸福感界定在欲望滿足的多寡上,得到了就歡喜,失去了就痛苦,拿有限的能力(福報)去填那永遠不會滿足的欲望溝壑,反而置自己於危險的境地且離道愈遠愈苦惱。

正如釋迦牟尼佛所言,三界中的南瞻部洲(地球)是一個堪忍的世界,什麼意思呢?在快樂與痛苦的感受之間,這是一個剛剛好可以讓你忍受的世界,不如意之事雖十之八九,但偶爾還會有一二件讓你高興的事出現,讓你的心還勉強可以保持平衡,還可以過得下去。

佛陀的意思是要想獲致真正永恒的幸福,待在三界這個苦海是絕不可能的,祇有想辦法讓自己回升到更美好的生命層次,直到能出離三界、不落輪回才能實現,這也是神佛度眾生脫離苦海輪回的真諦。愈執著於美好人生的向往與追求,正代表愈不想脫離這個堪忍的世界,反而離真正美好的世界愈遠。

或許在宇宙的法理來看,人間並不是讓人來逍遙享樂之處,而是了還負欠、提升心性與凈化靈魂的地方,好早日能回到真正無憂無愁的所來之處,這才是人生的真實相。如此看來,著不著袈裟與斷不斷煩惱無關,如何讓此心再不為煩惱所動,視煩惱與事多為修心的道場,才是關鍵。

人生的確存在著許多空泛不實的表相,需要每個人更有智慧的去思考和辨別,我們豈能隨便著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