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心靈甘露 > 省思感悟

活出愛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史鐵生

【明心網】我曾經寫過:人與人的差別大於人與豬的差別。人與豬的差別是一個定數,人與人的差別卻是無窮大。所以,人與人的交往多半膚淺。或者說,只有在比較膚淺的層面上,交往是容易的。一旦走進復雜,人與人就是相互的迷宮。這大概又是人的根本處境。

  我常常感到這樣的矛盾:睜開白天的眼睛,看很多人很多事都可憎惡。睜開夜的眼睛,才發現其實人人都是苦弱地掙紮,惟當互愛。當然,白天的眼睛並非多余,我是說,夜的眼睛是多麼必要。

  人們就像在呆板的實際生活中渴望虛構的藝術那樣,在這無奈的現實中夢想一片凈土、一種完美的時間。這就是宗教精神吧。在這樣的境界中,在沈思默坐向著神聖皈依的時間裏,塵世的一切標準才被掃蕩,於是看見一切眾生都是苦弱,歧視與隔離惟使這苦弱深重。那一刻,人擺脫了塵世附加的一切高低貴賤,重新成為赤裸的亞當、夏娃。生命必要有這樣一種時間,一塊凈土,盡管它常會被嘲笑為“不現實”。但“不現實”未必不是一種好品質。比如藝術,我想應該是脫離實際的。模仿實際不會有好藝術,好的藝術都難免是實際之外的追尋。

  當然,在強大的現實面前,這理想(夢想、凈土)只能是一出非現實的戲劇,不管人們多麼渴望它,為它感動,為它流淚,為它呼喚,人們仍要回到現實中去,並且不可能消滅這懲罰之地的規則。

  我可能是幸運的。我知道滿意的愛情並不很多,需要種種機遇。我只是想,不應該因為現實的不滿意,就遷怒於那亙古的夢想,說它本來沒有。人若無夢,夜的眼睛就要瞎了。說“沒有愛情”,是因為必求其現實,而不大看重它更是信奉。不單愛情如此,一切需要信奉的東西都是這樣,美滿了還有什麼好說?不美滿,那才是需要智慧和信念的時候。

  上帝把一個危險性最小的機會(因為人數最少)給了戀人,期待他們“打開窗戶”。上帝大約是在暗示:如果這樣你們還不能相互敞開你們就毫無希望了,如果這樣你們還是相互隔離或防範,你們就只配永恒的懲罰。所以愛情本身也具有理想意義。藝術又何嘗不是如此?它不因現實的強大而放棄熱情,相反卻樂此不疲地點燃夢想。

  我越來越相信,人生是苦海,是懲罰,是原罪。對懲罰之地的最恰當的態度,是把它看成錘煉之地。既是錘煉之地,便有了一種猜想——靈魂曾經不在這裏,靈魂也不止於這裏,我們是途經這裏!宇宙那宏大渾然的消息被分割進肉體,成為一個個有限或殘缺,從而體會愛的必要。

  
(《靈魂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