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五千文明 > 敬天重德

勿自以為是 善納眾人言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清言

【明心網】衛國國君有一次提出了一個不合適的計劃,而群臣卻如出一口般的附和,子思說:“我看衛國真是‘君不象君,臣不象臣’啊!”

公丘懿子問:“為什麼會這樣?”

子思說:“君主自以為是,那麼眾人就不敢提出自己的意見。即使事情做對了而沒有聽取眾人的意見,這也是在排斥眾人的意見,更何況現在眾人都附和錯誤見解,助長邪惡之風呢!不考察事情的是非而樂於讓別人贊揚自己,這是無比的昏暗;不判斷事情是否有道理而一味阿諛奉承,這是無比的諂媚。君主昏暗而臣下諂媚,這樣居於百姓之上,老百姓是不會滿意的。長期這樣不改,國家就不象國家了。”

子思又對衛國國君說:“你的國家將一天不如一天了。”國君問:“為什麼?”子思說:“事出有因。國君如果說話自以為是,那麼卿大夫中就沒人敢改正你的錯誤;卿大夫們說話也會自以為是,士人百姓也都不敢改正他們的錯誤。這樣君臣都自以為賢能,而下屬們都同聲稱賢,稱賢就是順從就會有好事,如果指出錯誤就是忤逆就是有罪,這樣怎麼會有好結果呢?《詩經》中說:‘都說自己聖賢,誰能分辨烏鴉的雌雄呢?’這不也像你們這些君臣嗎?”

不只君臣治國理政需要註意,其實我們待人處事也是這個道理,能夠避免自以為是,多聽取和采納眾人的建議和意見,這樣才能避免損失,以博取眾長,取得大的成就。“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一詞用在這裏也頗恰當,將眾人之言比作百川,自以為是就如同是自斷百川,這樣廣袤之海也會很快幹涸枯竭的?

其實,自以為是無非就是跳不出“私”和“自我”的小圈子,我們在解體“偉光正”惡黨文化的同時,不要忘記“聞過則喜”才是我們神傳文化中先賢聖哲們所推崇的在聽到他人的意見和指出自己過錯後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