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五千文明 > 敬天重德

君子如玉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明心網】玉石,在中國的認識與西方現代科學對礦物巖石的認識是不同的。西方的礦物學、巖石學是以物理化學為基礎,著重研究物質成份、形成過程等,並以此為基點對巖石與礦物進行分類、鑒定。而中國古代對巖石礦物的認識是不同的,牽扯了思想領域的問題。

中國古語有“君子無故,玉不離身”,孔子說“君子如玉”。佩戴玉石的目地是時時警醒自己的道德修養與品格應像玉石一樣。儒家認為君子應當是外帶恭順,內具堅韌;待人寬則己嚴;光華內斂不彰不顯。玉的品質是與君子的品質最為近似的,所以中國人對於玉石的應用、佩戴是基於道德與精神的原因。

中國人對於玉石的分類也不是以成份為標準,而是以玉石的溫潤程度、致密程度、堅韌程度為標準。同時對於顏色也十分重視,只有正色的玉石才被認為是上品。正人君子是中國的道德追求與渴望。雜色者將不被重視。玉石中只有純色的,才會被利用。特別是白色,純正的白色如羊脂,是上上品。新疆和田地區出產的玉石溫潤堅韌,白如羊脂,被中國歷代帝王所推崇。“君子比德於玉”,我想這不僅是精神上的認同與警醒,更是物質上的相近。

古代在玉石的應用方面,也決不是現代所認為的保值增值為目地。中國古代人們是相信神的存在。神庇護著人,人們按照神告訴的道德與行為標準生活才有美好的天地。人們為了感謝天地給人帶來的美好生活,從而開始了祭奠。也就開始了用玉石“禮天地四方”。

為什麼用玉石呢?當然是玉石所具有的特性,堅韌、內斂、外物難入,雖被汙濁遮蓋、石皮隱藏卻不可能改變其本性,經過艱苦的琢磨就會顯出本來的面目。

古代用玉是有嚴格的規定的,帝王、公侯、將相等都有明確的分別,即使是佩戴,也不是為了顯示財富,而是警醒自己的思想與言行。當然隨著玉石的應用,帶來的雕刻技法等等方面的東西。但這不是主流,如果人們將心思用到這些方面那是不合適的。

而今的人們把玉石當作發財的工具,漂亮的裝飾,甚至財富的炫耀,隨之而來的作假、上色、優化等等手段只是為了經濟上的獲利,完全忘了玉石的真正意義,加之媒體上的炒作,今天很少有人知道玉石的根本用途,想來讓人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