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五千文明 > 敬天重德

見利思義的張士選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清言

【明心網】張士選是五代時期人,自幼父母雙亡,由叔叔撫養長大,叔叔待他像親生兒子一樣。

叔叔有七個兒子。在張士選十七歲時,叔叔準備將家產分為兩份,同張士選一人一份。張士選卻要求分成八份,分給叔叔的七個兒子一人一份。叔叔不同意,但張士選執意請求,叔叔沒辦法最後也只有依從他了。

張士選這一年進京參加考試,與二十多位考生住在一起,有位相士指著張士選說:“能在這次考試中高第的,只有這位少年啊!”一起的考生都不服氣,紛紛斥責這位相士胡說。相士道:“他的文章怎麼樣我不知道,但我看到這位少年滿面陰德之氣,必定會高第的!”

等到揭榜,果然只有張士選一人高中。

張士選在利益面前懂得退讓,可以說是“見利思義”,由此可見他的德行修養之高,他最後能夠功成名就,這便是得益於他積德甚多。

現在很多人恰恰是“見利忘義”,在利益面前喜歡爭鬥,殊不知如果得到了自己不該得的東西會失德的,而德對人來說才是最寶貴的。

現在很多人恰恰是“見利忘義”,在利益面前喜歡爭鬥,殊不知如果得到了自己不該得的東西會失德的,而德對人來說才是最寶貴的。正如法輪佛法所言:“德乃生前所積,君、臣、富、貴皆從德而生,無德而不得,失德而散盡。故而謀權求財者必先積其德,吃苦行善可積眾德。”(《法輪佛法(精進要旨)》〈富而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