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布袋--棋手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韓天才【明心網】因為喜歡下棋,所以憑空添了許多煩惱。
最喜歡的棋手常昊,居然六次倒在了決賽場上,是其中最令人無奈的心痛。
後來,看直播就少了。真忍不住時,就收看新聞,可以省去一整天的牽腸掛肚,也可以免去整天忽高忽低的脈搏起伏。
漸漸地連看新聞也少了,幹脆自己下棋。卻發現,許多棋藝不如自己的人,自己卻偏偏下不贏他。
然後明白,在下棋的時候,人家是沈浸在棋裏,而自己卻在棋裏面背負了太多本不該承載的東西。
比如面子,比如關系,比如感情,比如智力,甚至榮譽。
於是終於明白,常昊的失利並非由於技不如人,而是他生活在這樣一個不純粹的時代,他的棋裏面雜糅了太多不純粹的東西。
想起加藤正夫評價上個世紀最偉大的棋手吳清源大師的一句話來:在他的棋裏面,洋溢著一種自由的精神。
他說,吳清源先生的棋,到處都是旋風般的轉身戰鬥,充滿了一種「自由的精神」,那是一種真正的棋士精神。
我打過吳先生的棋譜,那些令人匪夷所思的著法,真不知他是怎麼想出來的。
在他的棋譜裏,你看不到執著、別扭、決戰、小器之類的東西。
你不知道他會在哪裏著手,你不知道他會在什麼時候醒來,你不知道他指向何方,你只知道──他最後終於贏了。
在他的譜裏,那些原本沒有生命的棋子,卻仿佛有了靈性似的在棋盤上縱橫馳騁,左右顧盼,演繹的全是淩虛馭風的自由行程。
一種完全沈浸在棋的世界,對凡塵的一切了無牽掛的自由行程。打過先生的譜後,我知道,我這輩子也學不了他的棋。
我當然也打過別人的棋譜,說句實話,無論是哪位吹得神乎其神的棋手,我居然都可以看出他們的缺漏。
請原諒──這絕不是說我就和他們差不多,這就像我可以指出文學大師的不足,並不代表我和他們差不多一樣。
我只是說,他們犯了太多不該犯的錯誤,是棋之外的錯誤。
在犯錯的時候,他們想到的也許是即將到手的鉅額獎金,也許是從未有過的獲勝記錄,也許是接踵而至的驚天榮譽。
但肯定不全是棋內的東西。
不能純粹地下棋,這就是棋手和大師的差距。
大師生活在棋裏,棋手則生活在紅塵裏。
生活在紅塵裏幻想著大師的境界。
生活在棋裏的,得到了紅塵裏所有的東西,也算是一種滑稽。
不能純粹地生活,棋手就永遠不能成大師。
也許我對我們的棋手太過苛刻。
因為能否純粹地生活、純粹地下棋,並不完全是棋手個人就能決定的啊──在我們這個欲望膨脹的時代,在我們這個有太多事說不清道不明的時代,太多個人的力量不能左右的東西,在掣肘著棋手們輕輕放下去的的那一顆顆棋子。
什麼時候,我們棋手的棋裏面也能洋溢一種自由的精神呢?
什麼時候,我們的人民,也能有一種自由的精神呢?
渴望純粹地生活。
發稿:2006年7月9日
更新:2006年7月9日